第156章 蒙元內鬥之大元和四大汗國的關係(1 / 1)

大蒙古國自鐵木真在1206年建立,直到忽必烈在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僅僅存在了65年了。 大蒙古國歷經了鐵木真、窩闊臺、貴由、蒙哥、忽必烈五任掌舵者,中間還有託雷監國,和脫列哥那、海迷失兩個皇后的攝政。 其中,忽必烈既是大蒙古國的末代皇帝,同時也是大元帝國的首任皇帝。 大蒙古國雖然是大元帝國的前身。但大元帝國卻並不是大蒙古國的延續。 忽必烈在執政時期進行了漢化大改革,其政治制度和大蒙古國,完全不相同。 在鐵木真時期,他將打下來的龐大地盤,分封給四子和諸弟。 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便是從在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封地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其中幼子託雷,按照幼子守灶制,得到的地盤最大也是最好。鐵木真把蒙古大本營和打下來的漢地都給了他。 在蒙哥執政時期,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或者說是封地,以及西征的旭烈兀,都聽從他的命令,並不具備獨立國家的性質。 要兵調兵,要糧給糧。蒙哥指哪,他們打哪。 蒙哥死後,隨著忽必烈推行漢化,並和阿里不哥內鬥,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這四大汗國先後獨立。 那麼,這四大汗國和大元帝國是怎麼樣的關係呢? 先說金帳汗國吧。 在擊敗阿里不哥後,忽必烈吞併了大蒙古國的大本營——漠南、漠北。 因此,忽必烈自認為,自己的大元帝國是正統,是其他四個汗國的宗主國。 但當時的金帳汗國現任國君——別兒哥卻不這麼認為。 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鬥時,拔都已死,將汗國傳給了弟弟——別兒哥。 別兒哥支援阿里不哥,拒不承認忽必烈的宗主國地位。 但他死後,拔都之孫——忙哥帖木兒繼位。他承認大元帝國的宗主國地位,接受忽必烈的冊封。 從此,金帳汗國一直和宗主國保持良好的關係。 之後,隨著內鬥,金帳汗國也開始四分五裂。 再之後,附庸國——俄羅斯的崛起。 分裂後的金帳汗國逐個被俄羅斯蠶食,滅亡於十六世紀。 …… 察合臺汗國在阿魯忽執政時期,自然是向忽必烈臣服。 但到了八剌、篤哇這父子兩人執政時期,察合臺汗國聯合盟友窩闊臺汗國,開始向大元帝國交戰,但勝少敗多。 1306年,篤哇之子——寬闍繼任後,迫於壓力,承認大元帝國的宗主國地位,之後屢次派使者向大元示好。 後來,察合臺汗國分裂為東西兩國。 西察合臺汗國於1370年,被帖木兒帝國所滅。 東察合臺汗國於1680年,被準噶爾人所滅。 …… 窩闊臺汗國是由窩闊臺之孫——海都所建。 海都是阿里不哥的鐵粉,在託雷系兩兄弟的內戰中,他派兵支援阿里不哥。 在阿里不哥失敗後,海都依然立場不變,暗中積蓄實力,準備反擊忽必烈。 1269年,海都建國,並邀請四系中許多蒙古貴族會盟。 這次會盟中,海都公開指責忽必烈已經和中原漢人同化,提出要對忽必烈用兵,以恢復蒙古人的遊牧本性。 之後,在很多蒙古貴族的支援下,海都先後和察合臺汗國的國君——八剌、篤哇父子聯手,屢次興兵進攻大元帝國,一度攻佔漠南的哈拉和林。 這讓忽必烈大怒,先是派中書右丞相伯顏平亂,後又親統大軍征討海都和篤哇。 海都等人不敵。 但由於海都等人採用遊擊方式,大元軍隊補給困難,無法長時間深入其腹地。 在忽必烈執政時期,大元雖多次征伐,但一直無法剿滅海都等人。 直到1301年,海都與篤哇聯軍再次入侵,元成宗派侄子海山迎敵。 雙方几番惡戰。海都與篤哇聯軍被大元軍隊徹底擊潰。 海都負傷致死。篤哇膝上中箭,導致癱瘓,幾年後病死。 再之後,海都之子——察八兒和篤哇之子——寬闍,先後繼承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汗位。 察八兒、寬闍兩人迫於大元帝國的武力,先後臣服,承認其宗主國的地位。 再再後來,窩闊臺汗國逐漸衰弱,被昔日的盟國——察合臺汗國蠶食。 察八兒無奈,於1306年,率部歸順元朝,被封為汝寧王。 至此,窩闊臺系和託雷系的明爭暗鬥劃上了句號。 窩闊臺汗國在1269年建國,在1306年滅亡,僅僅存在37年,是個短命王朝。 鐵木真生前希望四個兒子團結一致,一直輔佐窩闊臺系。 結果,在他死後,其四系的後裔一直內鬥不休。而他希望把大蒙古國傳給窩闊臺系,結果最終是託雷系贏得勝利。 …… 最後要說的是託雷之三子——旭烈兀所建立的伊利汗國。 伊利汗國一開始就承認大元的宗主國地位。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