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小萍,我們走,到後面看報去。” 見店裡的客人開始多了起來,有點喧譁,我便拉著白萍的手,從後門走出去。 後面的小院子,便是我們一家人住的地方。連同臨街的店鋪,合起來就是一個小四合院。 這是我祖父留下來的。聽我爹說,我們雷家祖上也曾是官宦人家,可惜後來家業敗落了。 但也給子孫留下這個小四合院,經過小小改造後,得以安居樂業,幸也! 白萍在屋簷下,找來兩個小板凳。我們兩人依著院子裡的那棵大紅楓,開始屏氣凝神地看起《申江新報》。 “貝爾先生髮明瞭電話!這是一種可以千里傳音的工具,跨時代的產物!摘自《華盛頓郵報》。” 白萍指著報紙上的一行新聞,一個字一個字地念了起來。 然後,她歪著腦袋問我,“這電話是什麼東西?” 白萍是女孩,不能像我一樣,早早就被送去私塾讀書、識字。她識的字,是我教的;她唸的書,也是我送的。 如果說,石鱗是我瞭解這世界的視窗。那麼,我就是她的視窗。 但這個問題屬實難倒了我。 電話,那是什麼鬼東西?我只好硬著頭皮回答。 “一種洋人的武功,就像少林寺的獅子吼一樣,嗓門夠大就可以了。” “真的?王師父有沒有教你這種武功?” 白萍口中所說的王師父,是教我武術的老師。我爹說,學武功要從娃娃抓起。於是,從五歲起,我就跟著他學武功。 “沒有,估計是我嗓門不夠大。師父還,沒有開始教我。” 我越回答,心就越虛。 畢竟,洋人發明的這種叫“電話”的武功中,有個“電”字。說不定,還可以開口傷人,看樣子要比獅子吼高明。 幸好,白萍也沒有繼續追問。 我們兩人津津有味地把《申江新報》看完了。她開始指著報上不懂的字,問我。 就在這時,飯店後門被推開了。有一個人走了進來。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 來的正是我的師父王正誼。 他素來嘻嘻哈哈,看見我們就笑道:“還以為你去私塾讀書了呢。原來躲在這裡,和小女友約會。” 我的臉立刻漲紅了,揚了下手中的報紙,梗著脖子說道:“師父你別瞎說!我在教小萍讀報識字呢。” 白萍“嚶”了一聲,羞澀地捂著臉,從我師父身旁,繞個彎,跑了出去。 “老王,你過分了啊!” 我忍不住生氣地跺了一下腳。 在外人面前,我通常都喊他一聲師父。但兩個人獨處的時候,我也會毫不客氣地喊他老王。王正誼從不以為忤。 “徒兒,我這是為你著想。這小萍真的很不錯。人家康熙帝十二歲就大婚了。你今年十三歲,不小了。 趕緊把婚事訂了,才是正經事。那麼好的姑娘,下手早,有;下手晚,無!懂不懂啊?” “唉,你別說我的事情了。師父,你不是去跑鏢了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我趕緊轉移話題,免得師父又說我和小萍的事情。 我師父原先是個大鏢師。今年正月,他在朋友的幫忙下,自己開了家新鏢局,叫做順源鏢局,就坐落在半壁街。 “那是江湖朋友給你師父一個面子。這兩趟鏢,都沒有一個人打劫,順順利利的,自然回來就快上幾天。走,我帶你去一個地方。” “去哪?” “到了你自然就知道。” “有沒有給我買點新鮮玩意回來?” “哪有功夫給你買這個。走吧。” 說完,王正誼伸手,在我額頭上彈了個響慄。 “哎呀,疼!” 我忍不住摸了摸額頭,火辣辣的。 當穿過我家飯店時,王正誼朝我爹、我娘打了聲招呼。“師兄、師嫂,我帶老俠去習武了。” “好嘞。” “晚上要回來一起吃飯嗎?” “不用了。” 出了飯店沒走多遠,我便躍上師父的馬。兩人一騎,朝西北而行。 許久,我們出了城,來到一座山的半山腰。這山叫做冷月山。 我以前也隨師父來過多次。顧名思義,這冷月山是真冷。 北京城的三月只是有點涼,下不起冰雪。可冷月山是越往上走,越冷。來到半山腰時,到處可見山裡凝結著一層層冰霜。 這和它特殊的山勢有關。北風吹不過去,南風吹不過來。冷月山就像個慈祥的母親一樣,伸出雙臂,常年擁抱寒流。 “徒兒,冷不冷。” “有點冷。” “我們先吃點東西,緩和暖和。” 我和師父先後下了馬,拴上後,就朝半山腰的一座道觀走去。上面的牌匾上寫著“孤星觀”三個字。 由於冷月山實在太冷,道觀裡早已沒有住持和道士。這孤星觀是座廢棄的道觀。 但此時,一股誘人的狗肉香氣,從道觀中飄了出來。我不禁嚥了下口水,食指大動。 走進道觀,只見一個青年,正在元始天尊的雕像下面,豎起烤架,烤起了全狗。他時不時在金黃的狗皮上,再劃上深深一刀,加點醬料。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