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和好的第二天,鐵鍋就下詔,加封孛羅帖木兒為中書右丞相,節制天下兵馬,還加封老的沙為中書平章政事,禿堅帖木兒為御史大夫。 鐵鍋讓孛羅帖木兒一人獨相,將朝中政事皆託付給他。 同時,鐵鍋還派使者,給王保保下了一道聖旨。 大致的意思就是說,你和孛羅帖木兒都是朕的股肱之臣,理應從今起盡釋前嫌,攜手中興帝業。 經過鐵鍋幾次派使者苦心相勸,王保保到了至正二十四年八月,終於罷兵。 和王保保相爭的第三回合,孛羅帖木兒兩次進軍逼宮,搖身變成右丞相,勝出。 而在這時候,朱元璋剛剛消滅陳友諒的大漢政權,將南方大部分地盤收入囊中。 現在,朱元璋在南方只剩下張士誠一個對手。碰巧的是,兩人都是吳王。 不同的是,朱元璋的吳王是小明王下詔冊封的;而張士誠那個,是自封的。 也就是說,孛羅帖木兒和王保保的反覆內戰,已經錯過了南征的最好時機。 孛羅帖木兒獨相後,採取了兩項改革措施,既大快人心,也對日益艱難的帝國財政有緩解的作用。 第一是請誅狎臣禿魯帖木兒,並將大情法王及聖女們逐出京城。 這禿魯帖木兒和大情法王專門強搶民間良女,藏於寺廟,以天魔舞等蠱惑君主。世人多為不恥。 故禿魯帖木兒被殺,人人都叫好。 第二是停止皇家正在興建,或準備興建的宮殿,裁汰朝中冗員和宮中宦官,禁止京城中做法事,以減少國庫開支。 而鐵鍋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對孛羅帖木兒言聽計從。看來,大軍閥的話還是比御史們好使。 但孛羅帖木兒殺禿魯帖木兒,驅逐大情法王,卻讓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對他更加深惡痛絕。 因為,太子對藏傳佛教密宗之法的沉湎程度不比鐵鍋淺,同樣寵愛狎臣禿魯帖木兒。 以前在宮中時,愛猷識理達臘還曾經感慨說道:“李先生教我讀儒書許多年,我不省書中何意。西番僧教我佛經,我一夕便曉。” 孛羅帖木兒作為臣子,強行採取的系列改革措施,在太子眼中,是進一步挑釁皇權的表現。 於是,鐵鍋幾次派使者請太子率軍回京,都被愛猷識理達臘拒絕了。他有他自己的想法。 至正二十五年三月初,愛猷識理達臘以皇太子的身份下詔給王保保、李思齊等軍閥及蒙古諸王,令他們聽從王保保的排程,一起討伐在京城的中書右丞相孛羅帖木兒。 四月起,王保保再次向孛羅帖木兒進攻,紛爭又又又起! 孛羅帖木兒不甘示弱,派手下部將率軍迎戰。雙方激戰三個月,孛羅帖木兒這邊是勝少敗多,手下大將保安被殺,姚伯顏不花被擒。 一怒之下,孛羅帖木兒將太子他媽——奇皇后囚禁起來,並以此要挾太子。但愛猷識理達臘根本不理會,繼續督促王保保進軍。 這時候的愛猷識理達臘不但想要除掉孛羅帖木兒,還想效仿唐肅宗架空唐玄宗,甚至想將鐵鍋取而代之。 就在北方不知第幾次陷入內戰的時候,有個人準備出手了。 這個人便是宮中的宦官首領趙伯顏不花。他既受到奇皇后母子恩寵,又和樸不花交好。 孛羅帖木兒裁汰宮中宦官,殺樸不花,軟禁奇皇后,讓他懷恨在心。 在暗中請示奇皇后之後,趙伯顏不花招募了金那海等六名武士,藏匿在宮中,準備對孛羅帖木兒下手。 七月初五,孛羅帖木兒收到禿堅帖木兒的捷報,說是前幾天打退了蒙古諸王的聯軍,收復了元上都。 孛羅帖木兒很高興,和往常一樣,與老的沙入宮,準備向鐵鍋稟報此事。 走到延春閣時,金那海等六名武士衝出來,刺死了孛羅帖木兒。 隨行的老的沙身上也中了兩刀,但不致命,嚇得他趕緊跑出宮外,率領一支隊伍,護送孛羅帖木兒父母、妻子北遁。 和王保保相爭的第四回合,孛羅帖木兒徹底敗了,且永無翻身機會。 在孛羅帖木兒被刺的當月,鐵鍋再次遣使,召太子還京師,還授權愛猷識理達臘徵調天下兵馬和全部人事任命權。並加封王保保為太尉、丞相、知院事等官職。 鐵鍋此舉無異於告訴太子和王保保兩人,以後這天下就由你們年輕人做主了,你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他大概也是被無窮無盡的內戰折磨累了。 孛羅帖木兒死後,他手下擁兵最多的兩名大將脫列伯、孔興,去西北投奔張良弼。 禿堅帖木兒也領一支軍隊逃向漠南的八兒思。 其餘將領要不向王保保投降,要不乾脆成為流寇。 對孛羅帖木兒手下部將,元廷區別對待,處置不同。 由於有張良弼的庇護,太子只是下詔要求脫列伯、孔興等人聽從王保保排程,並沒有繼續深究。 而老的沙、禿堅帖木兒這兩人,太子不打算放過,繼續舉兵討伐。直至二十五年底,老的沙、禿堅帖木兒先後兵敗身亡。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