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年,窩闊臺也病逝了,由他的遺孀脫列哥那皇后攝政。 窩闊臺生前,曾指定由孫子——失烈門做繼承人。 但他死後,脫列哥那皇后卻改變主意,要廢掉失烈門,另立自己的長子貴由為帝。 這是大蒙古國首次廢棄上任大汗的遺命。 這就意味著,每個大汗的命令,在他死後都可以被拋棄。 這也是大蒙古國第二次破壞帝國繼承的遊戲規則。 脫列哥那皇后這個決定激怒了黃金家族的其他人。其中反對最激烈的是拔都。 拔都是鐵木真的孫子。鐵木真一共有四個嫡長子,分別是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和幼子託雷,全是正妻孛兒帖所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拔都繼承了鐵木真長子朮赤的地盤和軍隊。 此外,拔都還是大蒙古國第二次西征的主帥,戰功赫赫,影響力很大。 但脫列哥那皇后透過賄賂,爭取到了大多數貴族的支援。 攝政五年後,脫列哥那皇后主持召開庫裡勒臺大會,來確定帝國的繼承人。 在開會之前,脫列哥那皇后早已暗示眾人,要選貴由。 拔都拒絕參加,以表示自己的不滿。 即便如此,貴由在母親的支援下,還是順利當選為大蒙古國的第三任皇帝。 兩年後,貴由因為對拔都懷恨在心,決定大舉進攻拔都,來樹立自己的威望。 這是大蒙古國第一次挑起內戰。 意外的是,四十三歲的貴由在進軍途中,突然病逝。 貴由的死,拉開了大蒙古國分裂的序幕。 因為,他是突然暴斃,還來不及指定繼承人。 第三任皇帝貴由死後,按慣例由他的大皇后海迷失攝政。此時,大蒙古國最重要的政治任務是選出新一任的接班人。 海迷失希望由貴由的侄子——失烈門來繼承大統。因為,失烈門是第二任皇帝窩闊臺指定的繼承人。 如果能夠這樣,就可以保證窩闊臺系繼續掌舵大蒙古國。假如是在中原漢地,海迷失的主張會得到支援。 正常情況下,遵守先帝遺命永遠是繼承規則的第一選擇,除非有特殊理由。 但海迷失的提議,遭到託雷正妻唆魯禾帖尼的反駁。 唆魯禾帖尼的理由是,本來我也不反對失烈門繼承帝位。是窩闊臺的皇后脫列哥那把失烈門廢掉了,又在庫裡勒臺大會改選了貴由當新君。 那麼,這次的新君理應透過庫裡勒臺大會的推選產生。 這些年來,唆魯禾帖尼暗暗積攢力量,準備奪回權力。這一次,她認為託雷繫上臺的時機到了。 於是,她和朮赤系的掌權人——拔都秘密結盟,準備推舉託雷和自己的長子——蒙哥上臺。 拔都和窩闊臺系本來沒有矛盾。是貴由要征討他,間接促成朮赤系和託雷系的結盟。 海迷失沒辦法,在攝政兩年後,召開庫裡勒臺大會,選舉新的可汗和皇帝。 會上,朮赤系和拖雷系的人推舉蒙哥,而察合臺系和窩闊臺系的人則推舉失烈門。 雙方所推舉的新君人選,得票相等,都不能達到法定條件。於是,這次的庫裡勒臺大會無效。繼續由海迷失攝政。 但接下來,該輪到拔都、唆魯禾帖尼聯手破壞遊戲規則了。 1250年、1251年,拔都以自己的名義,兩次邀請蒙古貴族們召開庫裡勒臺大會,推舉蒙哥為新君。 這兩次會議,察合臺系和窩闊臺系中,只有個別暗中支援蒙哥的親王參加,其主要人物,包括攝政的海迷失都沒有來。 也就是說,蒙哥雖然在這兩次大會中全票當選。但由於參會的人數達不到條件,這次的新君推舉實際上是不合法的。 唆魯禾帖尼、拔都之所以敢硬來,是因為託雷系和朮赤繫結盟後,其實力大於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 這時候的忽裡勒臺大會制度,已經成為軍事強者的過家家遊戲。 雖然,蒙哥的帝位並不得到察合臺系和窩闊臺系的認可,但他照樣上臺。 之後,強悍的蒙哥為了鞏固了自己的地位,發動內戰,對反對者進行了一番大清洗。 比如,海迷失被剝光衣服,縫在袋子裡,投入河中淹死。 窩闊臺系的失烈門、鎮海、薩倫迪被處死,忽察、腦忽被放逐。察合臺系的也速蒙哥、不裡也被處死。 這也是大蒙古國第三次破壞帝國繼承的遊戲規則。 如果遊戲規則不適應時代要求,就應該進行修改。反之,就應該遵守。 但是,大蒙古國的核心層既不改規則,也不守規則。導致帝國繼承毫無規則可言。 正如五代十國時期,大將安重榮所說的,“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蒙哥的上臺,標明瞭大蒙古國的帝位繼承,實際上變成了內戰繼承法。 在蒙哥的強力鎮壓下,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的其他貴族只好表示臣服。 蒙哥的強行上位,也為帝國後來的分裂埋下伏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