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北方內鬥的新高潮(1 / 1)

透過鐘聲判斷,這山林中的寺廟離我們的直線距離並不遠。但經過的山路特別的繞,特別的遠。 直到戌時,我們才看見寺廟的一角。來到半山腰,就不能再騎馬了。 我們拴好馬,正準備步行而上。這時,石階上有個僧人提著一盞油燈,朝我們走下來。 “阿彌陀佛,各位施……福通!” “文鬱!” 當那名僧人走近時,劉福通和盛文鬱幾乎是同時認出對方,並興奮地喊道。很快,盛文鬱也認出我們三人。 彼此在此處重逢,都是驚喜交加。 誰能想到,一直杳無音信的盛文鬱,就在這山林中的寺廟為僧。 而那一聲暮鍾,讓我們不期而遇。 我們聊了很多往事和近況。 提到小明王的死,劉福通和盛文鬱兩人更是抱頭痛哭。 許久,盛文鬱抹去眼淚,說道:“天色已晚了。走,我先帶你們去寺裡休息。” 我看了看菠蘿他們身上的血跡,苦笑著說道:“寺裡我們就不進去了,怕驚擾了佛祖。晚上還要趕路,劉兄、盛兄,我們就此別過。” 盛文鬱看著衣衫不整的我們六人,又看看穿戴整齊的劉福通,便說道:“那好,以後有空來寺裡坐坐。這座寺廟叫做明教寺。對了,我現在的法號叫做巖卒。” “好。” “雷兄,那你們路上小心。” “請劉兄放心。” 我心中暗念“明教寺、巖卒”這幾個字,向劉福通、盛文鬱揮手告別。 剛騎到山腳下,我隱約覺得不安,一拉韁繩,愛馬“咴”叫了一聲,停了下來。 “星陣,太保他身邊沒有一個武功高強的護衛。萬一有幾個人尋上去,發現了他的身份,他也沒有自保之力。我想……” “公子是想我留在寺廟中,暗中保護太保,是吧?” “正是,只是苦了你一些。你就替我,在這明教寺中,護他兩年。 兩年之後,他們要是尋不到太保,自然就淡忘此事了。到時,你再回來京城。” “好,星陣明白。” 星陣轉頭又對菠蘿說道:“我不在公子身邊,以後就靠你多費心了。” “師父請放心。” 看著星陣上山的身影,我不禁寬心了一些。 可沒多久,星陣又返折回來,喊道:“公子,公子。有件事忘了告訴你了。” “什麼事?” “那個,就是吳王妃身邊那個丫鬟,那天還說什麼……嗯,她說,這個籍貫,要用力按住,再敲下。” 說完,星陣還做了個手勢。我聽得是一頭霧水。 “你知不知道,你自己在講什麼?” 星陣笑了笑,撓頭說道:“當時一聽她說滁州有變,速速去救,我就開始走神,竟然忘了她最後和我說什麼。這也不全怪我。那丫鬟當時說話又快又急。” “好,我知道了。” “那,公子保重。” “嗯。” 一路上,我琢磨著星陣的話,始終不明白他想和我表達什麼意思。 到了十二月十五,我們五人回到了京城。不久,南方傳來了訊息。 吳王朱元璋聽到小明王“意外”落水,不幸遇難的訊息後,“悲痛”不已,為小明王舉行隆重的喪禮。 次日,吳王又祭告山川,宣佈年號“龍鳳”不再使用,改年號為“吳”。 這一切完全符合中原歷來的禮法,順理成章。 因為,小明王沒有子嗣。他亡故後,龍鳳政權自然就沒有存在的基礎。 也就是說,元帝國的至正二十六年,也是龍鳳政權的最後一年——龍鳳十二年,同時也是吳元年的開始。 聽到這些訊息,我不禁佩服朱元璋的心思縝密和隱忍不發。比起陳友諒,他的手段高明得讓人無話可說。 而陳友諒那個莽夫,居然就在錘死自己先帝徐壽輝的五通廟裡,即皇帝位,改元大義。 其臉皮之厚,大概也是前無古人了。 …… 到了至正二十七年,北方的內鬥和朱元璋對張士誠的進攻也雙雙達到高潮。 先說北方這邊的戰況。 二十七年正月,隨著西北戰事白熱化,李思齊、張良弼、脫列伯、孔興等人在大明宮含元殿結盟,推李思齊為盟主,統一指揮四軍,同拒王保保一軍。 雙方從二十六年四月一直打到二十七年七月,打得難解難分,異常的激烈。 “相持一年多,前後百戰,勝負未決”。 而鐵鍋父子屢次勸和,皆無果。 七月底,元廷再次派出天下奴等特使,前去勸解。 這一次,天下奴因不滿王保保所為,出言頂撞,竟然被王保保下令殺了。 一個被授權指揮天下軍馬的總兵官,居然公開殺了皇家特使。 這惡劣事件不但震驚朝野上下,也讓鐵鍋父子認為,王保保有了不臣之心。 但王保保又是元帝國不得不依賴的最大一股力量。鐵鍋父子雖然怨恨他,當時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八月初,鐵鍋下了一道詔書,免去王保保的總兵官一職,令他和李思齊等人和解,起兵收復江淮,並將指揮天下軍馬的權力,轉授予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