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都是他的朋友,平時對他,只有友誼,沒有名分。”
從禮儀和君臣名分來分析,固然是精到之論。但我以為,除了打江山的戰友對老大沒有及時從兄弟之情轉變為君臣之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帝國這家從無到有的大公司,產權逐步發生了改變,最開始大夥兒合夥做買賣,後來變成萬歲爺一家控制的獨資公司。那些原來的合夥人,在公司做大後,反而沒有了股份,成了靠皇帝賞賜的高階打工仔。這是顯失公平的,皇帝也擔心原來的合夥人心中不服,害怕自己死後,兒子當了董事長,這幫人吵著要回自己的股份。那麼只好從肉體上消滅他們。
李淵、李世民父子以公卿的身份,從太原起兵,靠的是自己手中的軍隊這個最實在的資本,以及名望這類無形資產,也就是說,一開始李氏父子就是主要出資者,因此前來投奔的天下英雄基本上以打工的心態來應聘,可以說大唐公司創立時,李家就完全控股。一統天下後,儘管尉遲恭這類武夫因為排座次問題當庭咆哮,被太宗訓斥:“國家大事唯賞與罰,非分之恩不可屬行,勉自修飭,無貽後悔也。”——這“非分之恩”是什麼?我理解為工資之外的股份。尉遲恭本是從別處投奔李氏的,一開始就是打工仔,他沒有資格要股份,因而太宗此言一出,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