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猶太人對惡的誘惑有一個基本態度:自己身上有罪的種子,自己就應該去克服。以色列人向上帝問道:“上帝啊,你賜予了我們惡的耶次艾,會把我們引向罪惡,請你把它從我們身邊拿走吧!這樣,我們就能正確地按照您的旨意行事了。”上帝回答說:“可以,等來世我再將你們從惡的耶次艾中解脫出來吧。”(摘自《出埃及記》) 世人的命運都受到了“惡的衝動”的影響。那全能的上帝為什麼不把“惡”消滅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只有去問猶太人了。 對於上帝為什麼不向世人施以援手,巴錄是這樣解釋的: “幼兒能走路的時候,就不需要父母來抱了。幼兒在玩的時候,如果看到父母,就會遵從父母以前教的玩的方式。這樣,父母想幫助自己孩子的願望就落空了。父母看到走路的孩子遇到障礙的時候,不要跑上前去幫助,而要讓他自己走過來。孩子的喜悅程度和他所走的距離是成正比的。” 上帝如果想幫助世人,那是易如反掌,但是在世人學習如何克服“惡”的時候去幫助,人就沒有成功的喜悅了。上帝要為世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