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第一次創業,CEO 起早摸黑,自己寫程式見客戶叫盒飯倒垃圾過的是豬狗不如的生活,第二次創業,秘書倒茶副總起草文件公務艙五星級酒店創業峰會的坐上常客;第一次創業的目的是證明“我是否有個good idea”, 第二次創業是證明“我是否是一個成功人士”
不過你說奇怪不奇怪,迄今為止,我們聽到的幾乎所有激動人心的創業成功故事,都是出自“第一次”的創業者,Google 、Apple 、Yahoo 、微軟、亞馬遜、eBay 第一次創業,就像第一次墜入情網,那種如痴如醉的瘋狂, 那種捨生忘死的浪漫,那種步入未知、挑戰極限的決心,那種接受任何責備、任何拷打、寧死不屈的頑固,那種年輕赤誠的心、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不懼怕失敗、不怕摔死的拼命勁兒,使得我們僥倖第一次創業成功。
創業猶如做學問,古今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1。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2。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人消得人憔悴;
3。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再來看看第二次的創業者,好像他們都有些先天不足:
第二次的創業者都假設了自己的先決條件是一定會“再次成功”。天哪,成功哪裡可以打包票的?且不說俺自己第一次創業成功,第二次創業翻船,第三次創業險勝的親身體驗,就算是在網上花了半天時間試圖找到有資料能證明第二次創業的成功率遠遠高於第一次的資料,結果什麼也沒發現,只找到一個研究報告說第二次創業者比第一次創業者少犯10% 的愚蠢錯誤。無非是,第二次創業註冊公司前,名字先想好一大堆,到工商局查名,哪個沒有被註冊就用哪個,一趟搞掂;不像第一次的時候,送進去一個名字被打回一次, 再送一次又被打回,來來回回浪費了不知多少時間。
第二次是想嚐嚐當CEO 的味道。第一次創業成功的CTO 、CFO 、VP 們第二次創業,是因為第一次創業裡還有未竟的遺願,比如是為了親自嚐嚐當CEO 的滋味,新名片上總算換上了CEO 的稱呼,第一次創業時乾的是自己最在行的手藝,如寫
程式,第二次創業時,自己的看家本領用不上啦,寫程式的事情招一批程式設計師去打理,現在自己是要去做從來沒有做過的、也不清楚是不是在行的事情:掌握方向盤、管人、管銷售、管理現金流、P&L
第二次的創業者多為孤獨者。第一次創業都有創業夥伴和鐵血兄弟,創業成功了,弟兄們發了大財各奔東西,有的告老還鄉、有的買宦娶妾、有的去了外星球永久度假。剩下來願意去第二次創業的,往往不是自己當仁不讓做CEO,就是一步登天當了董事長的,至高無上,絕對權威,沒有人來和你搶座位跟你抬槓與你制衡,你也不再有地方去發牢騷吐苦水,雖然大權在握,信心無可置疑,手下的員工也對你崇拜無比百依百順,但是夜來時分,難免高處不勝寒。
第二次是要舒舒服服的。因為第二次不僅自己有錢,VC 也爭先恐後送錢來,有錢不花白不花,不像第一次創業那樣要啥沒啥,得天天去VC 和客戶那裡挨家挨戶地乞討,風吹雨打、飽受煎熬,夜夜擔憂茅屋為秋風所破 第二次創業不用擔心付不起房租發不出工資,不用擔心溫飽和飢渴,所以先砸錢, 高檔辦公樓,高調起步,高規格上馬;第二次創業也不用像第一次那樣用功, 全副身心地投入;第二次創業駕輕就熟,也不再像第一次創業對什麼都戰戰兢兢,需要走一步看三遍。
第二次不必探路。第一次創業猶如好不容易考進了大學,主動如飢似渴地學習,一切都從頭學起,在實踐中跌跌撞撞碰碰磕磕中長大,第二次創業猶如終生教授重複上課,什麼Idea 、價值鏈,商業模式,財務預測、融資、上市、IPO 哪樣俺不知道?第一次創業不敢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抓住偶然機會最後找到了成功之路,第二次創業哪有閒工夫去摳細節,成功應該是會自己撞上門來的。
第二次找的都是舊部下。第一次創業時,三顧茅廬去伯樂相馬,第二次創業時老部下一聲令下一呼百應,找的都是老同事老熟人,每個人的脾氣性格能力都瞭如指掌,按部就班、人盡其用,回鍋肉再炒一遍,猶如在老情人當中回放一遍初戀的感覺,人人都是熟門熟路,老動作重複一遍,完全沒有第一次創業時的欣喜、驚慌、緊張、生澀,以及不可承受之輕、刻骨銘心之痛。
第二次沒人敢罵你。第一次創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