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土”也應當來自中國才合邏輯。所以這個“樂土”的概念應該產生很早。
對於中國典籍我所知甚少,但由於《碩鼠》的關係我通讀了《詩經》,《山海經》也大致瀏覽過一遍。並且我瞭解到,中國先秦的一些文體大多可以在紅海兩岸找到相同根源。中國的《詩經》無論在以色列文學作品中還是在古埃及文學都能找到類似作品,在埃及叫“歌謠”,在以色列有“雅歌”。即便是《論語》在古埃及也可以歸於一種“教喻體”對話形式,地中海東北部的古希臘也盛行這一文體,都可能為同源。
《詩經》中的《碩鼠》很隱晦,是主動的隱晦還是被迫的隱晦不好判斷,是被故意誤解還是今人的愚鈍導致誤解也不好說。或許它根本就不隱晦,只是我們從來沒有往那方面想過而已。當初在中學時學習這首詩歌時,它是以揭露階級剝削與反剝削的面目出現的。革命時代過去了,我可以自由讀解。
碩鼠碩鼠,
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
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
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
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
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
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
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
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
無食我苗。
三歲貫女
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
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
誰之永號!
《碩鼠》為《詩經》之《魏風》。“魏”地處於今天山西芮城東北一帶,《魏風》創作時間為春秋初期,大約公元前7世紀。
《碩鼠》起初引起我的注意在於其中的“三歲”。我在《向東》一書中已經解釋過,此“三歲”可能為古代“一番”,就是從紅海到中國內地之間的一個來回的航海時間,相對固定,一般不超過“三年”。與其對應的是,《聖經》記載所羅門派大船隊出去搜尋珍寶來回一次的時間也是三年一次。後來看陸地行程一個來回也不超過“三年”。清朝錫伯族人從中國東北調遣至新疆伊犁、喀什戍邊,單向行程大約使用了一年三個月,人員約4000。從以色列到中國西北地區距離相差並不太遠,“三年來回”說法也基本成立。
“三歲貫女”就是中東殖民統治者“三年”來收取一次貢納。此詩儘管埋怨三年一期的被迫貢納,但這個詩人未必明白三年一次的貢納是交給誰的,或許他認為那些直接的收集人就是受惠者,所以他的憤怒是直接衝他們的,或許他明白真正的受惠人實際上也不影響埋怨吧。在悲憤之中詩人明確地表達了另外的情緒,實際上許多《詩經》作品都表達了另外一種情緒:思鄉。類似的詩歌很多,但以往中國學者都把那些近乎絕望的思鄉情緒解釋為思念中國的某地。另外,我認為這些詩歌的作者多為貴族,他們思念遠在中東的家鄉,所以絕望而無奈。
在這裡我有一個推測,中國的“三代”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未必是同族同種,很可能統治者是新貴,而被統治者多為已經本土化的舊人,所以在考古方面會得出一些結論,整體看現在的考古發現此時人種已多為所謂的蒙古人種,而那些歐羅巴人種或者尼格羅人種相對罕見。這個機率上的結果會導致更多的誤解,直接導致了“中國文明獨立說”大行天下,實際上所謂文明的傳播者主要看那些上層的統治者而不是被統治者。這從幾百年前歐洲殖民者在太平洋島或者美洲的殖民過程就可以看出。
《碩鼠》表達了詩人的憤恨,最重要的是說出了理想:離開你這可恨的地方,我要到那迷人的“樂土”去。匯入“西方樂土”,則詩人的理想實際上在“西方”也。所以此詩是一首懷念“西方”的思鄉曲。
逝將去女,
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
爰得我所。
逝將去女,
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
爰得我直。
逝將去女,
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
誰之永號!
我一定會離開你到“樂土”去,“樂土”才是我應該去的地方,到了那個“幸福的地方”再無話說。請注意三段共同使用了一個“樂”字來形容那個令人神往的地方,那個地方無論怎樣形容都離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