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金融危機中,大量資金從這些國家和地區外逃,導致貨幣成倍地貶值,資產價格暴跌,美國企業卻拿著外國流入的資金興高采烈地在亞洲金融危機國家到處撿便宜貨,廉價收購了大量企業和銀行,又狠狠賺了一筆。
美國人實在太厲害了,怎麼玩怎麼賺錢。
美國的貿易和服務收支赤字居高不下,1994年、1995年和1996年平均為1500億美元,1997年達到1700億美元。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債務國,1997年淨債務達到13200億美元。但美國人的錢就是多得用不完,美國的投資基金和企業拿著巨資在一邊製造著亞洲金融危機和一邊廉價收購亞洲企業。
面對咄咄逼人的美國,日本人有些搞不明白。根據日本銀行公佈的資料,截止到1997年末,日本擁有的對外淨資產(對外資產餘額減去對外債務餘額)為1246000億日元(約合8900億美元),大約相當於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0%,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與此同時,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截止到1997年底,美國擁有13200億美元的債務,相當於美國GDP的20%,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
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日本陷入了經濟危機,而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美國卻享受著經濟的繁榮,這是為什麼?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日本的對外淨資產大部分是以美元資產形式存在,美元是美國人的貨幣,美國人可以隨心所欲地操縱美元的價值,日本鉅額財富在美國人的掌控中,如果美國想減少日本人的財富,只要讓美元貶值就是了,非常輕鬆。
美國決心刺破日本的股市和房地產…
在美國企業家看來,日本企業國際競爭能力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資本成本低。在80年代,日本企業的平均籌資成本約為2%,而美國企業在5%—8%之間波動。超低水平的企業資金成本成就了日本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
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曾被日本衝擊得潰不成軍。美國半導體企業向美國國會和美國政府申訴,他們根本就無法與日本企業進行公平競爭,因為美日兩國的資金成本差距極大影響了美國企業的競爭力。
為了增強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避免美國產業被日本徹底擊毀,美國政府應該想辦法提高日本企業的資金成本。也就是說,美國應該想辦法讓日本的股票市場泡沫和房地產泡沫破滅,因為正是由於不斷上漲的股票價格和房地產價格使日本企業的融資成本極低。(具體參見本書第二章)
日本股票市場的下跌能夠增加日本企業的股票融資成本。
在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由於股票市場特別繁榮,日本企業透過發行股票籌集到大量的低成本資金。在80年代前半期,日本製造行業透過發行股票平均每年的籌資額為8000億日元,到80年代後半期,股票籌資額逐年上升,1989年達到50000億日元。
同時,公司債券的發行量也不斷增加,這些債券大都以可轉換債券方式發行,或者透過附帶認股權證使得債券的融資成本非常低。在股票市場牛市時期,發行可轉化債券或附帶認股權證的債券可以大大地降低融資成本。
由於證券融資成本低,導致日本製造企業在80年代明顯偏好透過證券市場融資。
從這個角度來說,日本股票市場的長期熊市對提高美國企業的競爭力是有好處的。美國對日本股票在80年代後半期的非理性上漲感到十分不滿,日本股票連續四年持續上漲使日本企業的國內和國際證券融資的成本非常低。
1989年秋天,美國和日本為解決兩國貿易長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在布什總統的提議下,美日兩國就美日經濟結構問題進行磋商。面對扶搖直上的日本股票市場,美國在1990年強烈批評日本股市由來已久的封閉交易和企業集團內部或同一行業內各企業相互持股的做法,要求日本企業改變相互持股的做法,並向日本提出具體要求:(1)將日本的銀行持股標準由5%降低到2%;(2)取消綜合商社不得持有製造業企業股份的限制;(3)強化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的限制。
美國政府的這一招隱藏無限殺機,直指日本股票市場長期上漲動力來源。
各公司相互持股是日本股票市場的主要特點,也是維持日本股票長期上漲的原因之一。如果日本採納美國的要求放棄企業相互持股這一做法,將使進入市場流通的股票急劇增加,股價會因此大幅度下跌。
在日本,企業間相互持有的股票一般都是長期持有,不會因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