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1 / 4)

小說:王石這個人 作者:冰點沸點

,發展為2000年銷售額220億元,利潤達30億元的電子百強企業,令思科、愛立信等一眾電信巨頭紛紛側目。

王石和任正非的見面屈指可數,難得的一次居然是在飛機的商務艙內。但就是這次高空的閒聊,給王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任正非告訴王石,華為除了在各大名校網路高才生外,也會主動到一些邊遠山區,像廣西、貴州等地招收大學畢業生。任正非的道理很簡單,名校畢業的學生到了深圳並不安心,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自己可以有更大的出息。華為曾經集中力氣把全國各大高校相關專業的高才生都籠絡到深圳,最後發現流失率正集中在這些學生身上。而從邊遠山區招來的學生,到了深圳這樣的現代都市,一定會覺得是機遇難得,所以對企業有著極高的忠誠度。

任正非出身軍人,據說生長在貴州的三線企業,對從艱苦環境走出的年輕人有感同身受的理解。而對於一貫崇尚名校的萬科,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萬科在洋派董事長王石的貴族理念支援下,一向唯名校學生是賢,這在業界也是出了名的。不過,王石是何等聰明的人,他聽了任正非的一番話,回到深圳後立刻向人力資源部指示:以後每年都到貧困地區招進一部分員工。

王石舉一反三:“他說得有道理,你看這麼火的‘超女節目’為什麼是湖南做出來的?他們大量的人是湖南本地的大學甚至中專培養起來的,而不是什麼北電北廣。在做具體事情的時候,執行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做事做人方面,任正非有些地方其實和王石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是忍耐力很強的人,都是苦熬著把企業從很小的規模做到今天揚名立萬,在這個過程裡都採取了稱得上極端的做法。王石堅持萬科走專業化道路,不惜把旗下即便在行業裡是數一數二的企業全數砍掉;任正非則在《華為公司基本法》開篇,核心價值觀第二條如此描述:“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裝置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資訊服務業。透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使內部機制永遠處於啟用狀態。”——一個“永不進入”,把任正非做事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另有一點,王石和任正非都是理想主義色彩濃厚的人,都用一種幾乎是詩情的理念管理著企業,無論是王石的開放還是任正非的封閉,都表現出一股執拗的自信。這樣的人也沒有妥協可言,王石說讓權就讓權,沒有一點含糊;而任正非呢,一部《華為公司基本法》端將出臺,把華為銅牆鐵壁地封閉起來,一統春秋,管你外界說什麼,任正非兀自屹立不動。

。。

《王石這個人》:對手(4)

王石和任正非幾乎構成了深圳企業家群裡兩道最獨特的風景,這兩個都稱得上偏執的人,為深圳貢獻了兩個最有個性的企業。

他們也有打交道的時候。1988年,萬科股份制改造,向社會發行股票,那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王石回憶起來,感覺簡直像今天上門賣保險那樣痛苦。買萬科股票的大戶幾乎都是關係人或企業,唯獨有兩家不是,一個是中創集團,另一個就是任正非的華為公司,當時華為成立沒有多久,但一下子買了30萬的股票,這不是一個小數目。王石後來聽手下人講,華為這30萬買得非常爽快,並且還掏錢請萬科的人吃了一頓皆大歡喜的晚餐。

沒有人問過任正非當年為什麼要那麼豪爽地購置萬科的股票,王石也沒有問過。我想,除了商業上的判斷,任正非與王石英雄相惜的心態也難免暗藏在其中。任正非後來因為一塊地也親自找過王石。那塊地是華為的,拿出來拍賣,因為擔心其他發展商拿去了會開發得不好,而且華為也需要解決很多職工的宿舍問題,他讓副手把王石約出來,希望和萬科聯手一起投那塊地——在關鍵時候,任正非總是選擇了信任萬科。

有許多和王石熟絡的媒體,希望透過王石找到任正非,破一下任正非從不接受採訪的戒,但王石一般都拒絕了,因為他明白自己去找也是一樣的結果。他能理解得了那個堅持,換了自己,其實也是一樣的。戒就是戒,永遠都不能破,也破不了。

在總結和自己同一時期的企業家時,王石很喜歡用兩個詞:“理想主義”和“激情”,但後一個詞他從不用在張瑞敏身上。

曾經有一個出版人對我說,當今中國社會的企業家裡,能夠得上出書的,也就王石、柳傳志、張瑞敏三個人。2006年初,王石曾經對媒體開玩笑說:“他們兩人的活躍程度不如我。為什麼?柳傳志現在62歲了,張瑞敏也快60歲了,但我今年只有55歲。我有年齡的優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