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也來幫忙,因為別人不會,他家的剪紙賣的非常好,接近年關了,家家都以貼上剪紙為榮。
老人又回身,看看書生寫的“福”字,拿起來似乎要看的真切,可哪知道,她用手三下五下給撕了!
碧玉好奇跑過來,慢慢的把它展開,呀,是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一個福字被一條大魚圍著,而且經過這番‘撕’之後,福字更有立體感了!把小碧玉樂得小嘴都合不上了,把這張紙抱在胸前讓他媽媽看,還說道:“這樣,好不好看!”
剪紙技藝神仙傳,塵海茫茫苦磨鍊。
在漢朝時期,那個時候剛剛發明了紙不久,李青蓮在那一世是一位十分落魄的書生,家裡有一位身體不好的妻子——似玉,還有一個6至7歲的兒子:碧玉。
唐李商隱《人曰》詩:
而且我一會兒告訴你的妻子,怎樣才能把一般的字變成這種東西,你把這種‘紙’拿到集市和那些富貴人家那裡,肯定會賣一個好價錢!”…;
書生當時就急了,心中想到:這張紙是自己好不容易揀到了,我們一家救了您,要過年了,我們家想貼個福字,以求明年的好運,可您為何要把它撕掉呢?
人們祈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這種樸素的願望,便借托剪紙傳達了出來。
“兩千年左右之後?”書生不明白,似玉也十分的疑惑。
書生急急的往家趕,快到家門口的時候,卻發現一位老太太倒在了那裡,老人家穿的很是破爛,左手拄著一個棍子,右手拿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