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的交易員才是最強大的。每個人都應該有足夠的自我控制能力,讓觀眾必須努力才能聽清,這有助於他們切換到積極的思維模式下。人們曾對這種注意力反論做過一點點調查:“言語不流暢”的效應是有實證證據的。精神集中可以幫助我們進入更高的思維層面,啟用更具活力、更善於分析的大腦機器。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和精神分析學家雅克·拉康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內都有大量擁躉,而他們的講話風格卻與那些裝腔作勢的演講家或者長期受訓的電視播音員截然相反。
過度反應機制或類似的機制會使我們在有一點點背景噪聲的地方更好地集中精力,就好像對抗這些噪聲的行為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想想看,人類總有一些不可思議的能力,比如從歡樂的氣氛中洞察不和諧的聲音,在大聲的喧譁聲中辨識不一樣的訊號。因此,不僅我們天生具備過度反應的能力,我們有時還需要一些噪聲。像許多作家一樣,我喜歡坐在咖啡館裡寫作,正如他們所說,這是為了躲避干擾。只要想想我們一些人的睡前嗜好,有些人喜歡聽著樹葉的沙沙聲或海濤聲入眠,現在甚至還有製造“白色噪聲”的電子產品,用來幫助人們睡得更酣。這些小小的干擾就像毒物興奮效應一樣,過了一定的臨界點則過猶不及。雖然我並沒有嘗試過,但我敢肯定,在希思羅國際機場的跑道上是很難寫出一篇文章的。
第2章 隨處可見的過度補償和過度反應(3)
以冗餘的形式呈現的反脆弱性反應
那次倫敦之行中,當我聽到“創傷後”一詞時,頓時靈感一現。我突然意識到,反脆弱性的毒物興奮效應其實只是某種形式的冗餘,由此所有與大自然有關的想法融會貫通在我的腦子裡。這些都是冗餘。大自然喜歡反覆印證自己。
層層冗餘正是自然生態系統集中管理風險的顯著特徵。我們人類有兩個腎臟(甚至會計師也不例外),額外的器官—許多器官還有額外的容量(比如肺、神經系統、動脈機制),然而,人天生卻不喜歡冗餘—人類歷來喜歡欠債,這與冗餘完全相反(將5萬美元閒錢存入銀行,或更好的是將錢藏在床墊下,這就是冗餘;欠銀行同等數額的資金,即欠債,就是冗餘的對立面)。冗餘這個詞很不明確,因為如果不發生意外的話,它似乎就是一種浪費,除非發生意外情況。然而,意外通常會發生。
另外,冗餘不一定無用,它可能非常有用。例如,如果你為了保險起見在倉庫中儲備了多餘的庫存,比如說,化肥,恰好由於化肥生產國發生動盪導致化肥短缺,那麼你就可以以高溢價出售多餘的庫存。或者,如果你有額外的石油儲備,你也可以在油荒時獲取高額利潤。
現在,事實證明,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過度反應:它就是某種形式的冗餘。九頭蛇怪長出的另一個頭是額外的—也就是看似多餘的—與人類的腎臟沒有什麼不同,與承受額外壓力的額外能力也沒什麼區別。如果你誤吞了15毫克的有毒物質,你的肌體可能會變得更加強壯,為對抗20毫克或更多的毒物作好了準備,其副作用就是使你的整體變強。你能承受的這5毫克額外的毒與你貯藏的其他重要或必要的物品—比如說存在銀行的閒錢,或者儲存在地下室的食物—並沒有什麼不同。讓我們回到創新的驅動力上:從挫折中產生的強於常人的動力和意志力也是額外的能力,與儲備的額外食物無異。
一個過度反應的系統一定會採用超額模式,建立額外的能力和力量,預期更壞的結果,對有關危險發生機率的資訊做出反應。當然,從機會主義的角度說,這種額外的能力或力量本身也可能是很有用的。我們看到,冗餘是機會主義,所以即使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這種額外的力量也能帶來一定的益處。告訴你碰到的下一個工商管理學碩士(MBA)分析師或商學院教授,冗餘不是防禦性的;它更像是投資,而不僅僅是保險。再告訴他們一句,他們認為“低效率”的事物往往是非常有效的。
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會透過一種非常複雜的方式洞察周圍的一切可能性,其評估風險的能力遠遠強於我們的智商。舉一個例子,風險管理專業人士往往透過回顧歷史來推斷所謂的最糟情境,並據此估計未來的風險,這種方法被稱為“壓力測試”。他們往往將歷史上最糟糕的經濟衰退、最慘烈的戰爭、最不利的利率波動或最低的失業率作為對未來最糟糕形勢的精確估計。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注意到以下矛盾:這個所謂的最糟形勢在發生時,已經超越了當時歷史的最糟形勢。可是,這個關鍵的邏輯卻被忽略了。
第2章 隨處可見的過度補償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