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商場的入口。
我向全國著名少先隊教育專家段鎮老師學了一招:加一加,減一減。比如,在一個圓圈上加點兒什麼,能變成什麼?
我曾經去一所城市小學和一所農村小學,讓孩子們做這個遊戲。我在黑板上畫了五個圓,讓五個孩子上來畫。結果,城裡的孩子畫的多數很複雜:向日葵、小花、小孩、鐘錶、太陽等。而農村的孩子畫得卻較為簡單,比如圓上加一豎……梨;圓下加一豎……氣球;圓下畫一橫……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圓中畫一個正方形……銅錢;圓上點上很多小點點兒,一個男孩告訴我……芝麻燒餅!
1.財富之一……會思考的頭腦(2)
新知識、新技能怎樣才能學得快呢?有一個成功的做法:進行“形象訓練”,畫腦圖……把全部東西在腦子裡繪畫組合。
日本有位著名醫生,小時候,祖父教他騎腳踏車,並不先買車,而是讓他看別人怎麼騎,讓他反覆想著自己應該怎樣騎,在這個階段,他一次也沒有騎過車。過了一段時間,在他找到感覺以後,祖父才買了腳踏車。他開始騎的時候,有點兒搖晃,但很快就得心應手輕鬆自如了,連他自己都奇怪為什麼掌握得這麼快,其實這就是畫腦圖的作用。學醫後,這個經驗得到充分的運用。他第一次給患者做闌尾手術,就十分出色。執刀之前,他先反覆進行形象練習,回想觀看高年級同學手術時的全過程,腦子裡浮現出自己執刀手術的全部形象,預想可能出現內臟粘連等複雜症狀,描繪著自己有條不紊地及時判斷處理的全過程。由於事先做好思想準備,一旦走上手術檯,就沒有了初次執刀的緊張慌亂。
再說說我自己。我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了大學本科和研究生課程。考試前,我的複習方法是將知識畫成樹狀的圖,所有的知識點就是樹突,反覆看,反覆想,最後形成一個腦圖。這樣,大部分要點都記得比較清楚。另外,上臺講話,我也很少拿稿子,有的時候一口氣講三四個小時。有人說我記憶力強,其實不是,是我已經事先把所要講的內容畫好了腦圖,想著“圖”講,這樣就能聲情並茂,用心與聽者交流。有時,我覺得有了稿子反而會限制我講話,反而給自己造成“麻煩”。
這其中,冥想是十分重要的。你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成功者,你就能成為一個成功者;想象成一個失敗者,你就可能是一個失敗者。孩子在上考場、上賽場、上臺講話或者表演之前,你對他說“別緊張”,他肯定會緊張;如果讓孩子想“我都準備好了,我會自如發揮的”,那一定會有好結果。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聰明、敏捷、健康的大腦。那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一、“喂”好腦
大腦需要能量,能量主要從食物中獲取。有人說,你的孩子早餐吃什麼,決定著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這當然有些誇張,但也不無道理。平時,要多給孩子吃富含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比如新鮮蔬菜、水果、大豆製品、肉類、魚類等,早餐能吃一根香蕉更好。腦在工作時需要大量的氧和糖,所以要常常保持室內的空氣清新,注意通風換氣。要讓孩子經常做深呼吸運動,也就是“調息”。具體做法是:閉目,吸氣……吸到丹田,呼氣……把氣吐盡。平時讓孩子多運動,才能保證大腦有充足的養分。
二、使用腦
俗話說得好:“你不用它,就會失去它。”要使大腦得到開發,就要經常使用它,腦子越用越靈,不用就越來越笨。集中精力多思考是鍛鍊大腦的最佳方法。思維敏捷的人,都是好動腦筋、勤于思考的人。我們批評“題海戰術”,是因為它把複雜的腦力勞動變成了重複的“體力勞動”,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極為有害。
三、放鬆腦
自然放鬆,輕鬆愉快,可以活躍大腦的生理功能,是保護大腦的好辦法。我掌握了一套大腦的“放鬆術”,效果很不錯,透過主觀意志的活動,放鬆全身肌肉,從而調節緊張情緒和高階神經活動的機能。
現在,每逢組織孩子們活動,在緊張之餘,我經常帶著他們進行放鬆訓練。當然,程式沒有這樣複雜,但常常使疲憊而又興奮的孩子得到很好的頭腦休息,也方便他們更好地參加後面的活動。
父母們還要注意,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是保護大腦的最好辦法。因為人只有在睡眠時,肌體內的免疫細胞才能很好地生長。長期睡眠不足,免疫功能自然下降,人就愛生病,也會影響工作和學習。
大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幫助孩子開發大腦吧……巨人醒來之時,正是即將成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