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保證英國的利益,必須維持歐洲大陸不存在大國。
維也納體系與神聖同盟,都是為了保證均勢,不再出現拿破崙帝國神聖同盟!
也正是出於這些原因,華皇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對英國強硬,而向法國丟擲橄欖枝,甚至犧牲亞洲的一些小國的利益,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也是華皇之前就想好的對付英國人的方法!
滿清要說真的留給華皇一點遺產,也許就是中國在亞洲的大國地位了!
這不能算在滿清的頭上,應該說是從秦始皇開天闢地統一大中華開始,整個亞洲就都是以華國為中心大國的!
這一點,能幫助萌總裁現在在實力不夠的情況下,在國際社會上玩弄外交權術,不至於什麼都做不了,整個亞洲的國家對於華國傳統大國的地位的承認,就是華皇最大的武器。
【1236 蘭芳國最能證明華國是金字招牌】
華皇最大的武器便是華國的歷史地位,和華國在整個亞洲的地位!
在全世界人的印象中,華國就是亞洲的主宰,這是美國在美洲的地位所不能比擬的!
美國人要不斷的向列強宣示他們的勢力範圍,宣示跑到美洲來,他們就要怎麼怎麼樣,而華國什麼都不用說,有人跑到亞洲來,最先要看的就是華國的臉色。
比如婆羅島上那個蘭芳國。
從漢朝到明清時期,每當新舊政權交替之時,不堪戰亂的百姓與沒落的權貴都會紛紛移居海外。
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係,東南亞成為中國移民的遷徙地和避難所。
這種漂洋過海到南洋謀生的移民浪潮史稱“下南洋”。
“下南洋”在福建、廣東、臺灣一帶也稱“過番”,意指到南洋一帶謀生。
中國人一次又一次大規模遷徙南洋的背後,大抵上有三大原因:一是為戰亂和天災所迫;二是因為政治、經濟的原因;三是由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中國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才越走越寬,呈現大規模的遷徙潮。
“閩廣人稠地狹,田園不足於耕,望海謀生”福建、廣東一帶在當時較窮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難以維持。
為了謀生計、躲避戰亂,700多萬中國人漂洋過海,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地到南洋謀生。
清朝初年,大量的難民、抗清失敗的明軍餘部以及不願侍奉清廷的明朝遺民,掀起了移民東南亞的**。
當時不少廣東人前往南洋謀生,由於廣東人擅長經商,因此不少從事貿易的人都很受當地酋長的敬重。
當時由於不少歐洲人前往當地騷擾,所以當地有華人社團從廣東省招請團練,來到南洋擔當類似保鏢的角色,當中勢力最大的是蘭芳公司。
“蘭芳共和國”全稱“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是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最初並非政治組織,而是一家貿易公司。
清朝乾隆年間,廣東嘉應人吳元盛因為謀劃起義事洩,因而逃亡到婆羅洲,在當地建立了很有影響力的“聚勝公司”,成為該公司首領。
後來其下屬羅芳伯的聲望逐漸超過吳元盛,反而成為吳元盛的上司,羅芳伯遂成立“蘭芳公司”。
後來不少當地的土著酋長都要求蘭芳公司保護他們,羅芳伯就於1777年在坤甸成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並擔任共和國元首,總攬國家保安及各部族之間的協調工作。
而各部族的內部事務,仍然由酋長負責。
早期未加入的部族看到蘭芳共和國的成功,亦紛紛表示願意加入成為成員部族。
在國勢最高峰時,蘭芳共和國的勢力範圍佔有整個婆羅洲。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35歲的羅芳伯決定下南洋謀生,歷經風浪,從一個叫“三發”的地方上岸。三發,即今印度尼西亞的西加里曼丹省。
羅芳伯來此之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早有許多人來到加里曼丹謀生。
他們大都集中在該島的沿海城市坤甸一帶打工。
有的在農村種植水稻、椰子、咖啡、胡椒,有的則在山區開採石油和煤礦。
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極為艱苦,由於路途遙遠,他們得不到祖國的關心和照應,被乾隆皇帝稱為“天朝棄民”。
為了生存,他們需要團結互助,於是自動結成了不少類似“同鄉會”的組織。
乾隆三十七年,羅芳伯與百餘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