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和大臣們驚慌失措。威廉親王命令軍隊射擊起義的群眾。
柏林的工人、市民和大學生建起街壘,進行了持續14小時的戰鬥。一夜之間打敗了1萬4千名士兵,迫使他們的司令官在次日清晨將軍隊撤出柏林。
國王不得不向人民投降。威廉害怕憤怒的群眾,被迫化裝逃到倫敦避難。
但當時的無產階級尚未成熟,革命的領導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裡。
萊茵地區資產階級頭面人物康普豪森、漢塞曼和幾個資產階級化的貴族一起組成了新內閣。
1848年6月8日,康普豪森內閣將被人民趕走的威廉親王召回柏林,還編造說他在英國完成了“外交使命”。
以康普豪森為代表的資產階級認為,讓王位繼承人來籌組君主立憲國,可以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甘願充當“掩護這個王朝的擋箭牌”。
被召回的威廉親王充當了反一革命勢力的首腦。他在科布倫茨接見軍官團時,說:“我只信賴這些軍官。”波森的一個選區把威廉選進了議會。威廉口頭上表示擁護新政策,實際上,他希望儘快推翻新制度。
1849年3月28日,法蘭克福議會透過帝國憲法,推選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為德意志皇帝。
普王拒絕從議會手中接受皇冠,並且拒絕接受帝國憲法草案。
1849年5月,在南德地區的巴登、普法爾茨、德累斯頓等地區爆發起義,史稱“維護帝國憲法運動”。
威廉統率一支軍隊去鎮壓。軍事法庭判處28名革命者死刑,其中包括特呂茨施勒爾和小學教師霍弗爾這樣一些根本沒有參加戰鬥的人,威廉的暴行激起群眾的義憤,給他起了個“霰彈親王”的綽號,在南德居民中流傳開來。
1857 年,無子女的威廉四世中風,身體區域性癱瘓,然後精神失常無法料理國事,1858年10月威廉親王出任攝政。次年10月7日,威廉執掌政權。
為加強普魯士的軍事力量,需要資產階級財政上的支援。
為此,威廉裝出一副自由主義的姿態,他解散了曼託伊費爾的內閣,任命由資產階級化的貴族奧斯瓦爾德施韋林為首的內閣。
資產階級認為這個時期是自由資產階級的“新紀元”。
在1858年,即威廉開始攝政後舉行的議會選舉中,自由派人士在眾議院中成了多數派。
1860年,威廉著手進行軍事改革。普魯士政府要求邦議會同意撥款1000萬塔勒爾,將平時兵力從14萬人增加到21萬7千人,延長現役期,取消國民後備軍。
威廉委派陸軍大臣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將軍進行這項工作。2月10日,羅恩向議會提出改革方案,把常備軍服役期限從兩年改為三年,每年徵兵人數從4萬增至6萬3千人。
威廉還加強軍事訓練,用先進武器裝備軍隊,任命年富力強的軍官。
威廉的副官老毛奇便是這時被任命為總參謀長的。
資產階級擔心這一改革削弱資產階級在軍隊中的影響,而一支深受容克影響的軍隊可能變成反對資產階級和反對邦議會的工具。
所以他們反對威廉這一改革,拒絕為此每年支付鉅款。
1861年1月2日,威廉四世病死,攝政親王威廉繼位為國王,號稱威廉一世。
他在登基時,發表一項宣言,要維護君王的永恆權利。
在1861年議會選舉中,代表自由資產階級利益的進步黨獲得大多數席位,提出要由議會監督政府的經常開支,經費必須嚴格控制在議會批准的範圍之內。
圍繞軍事改革問題展開的鬥爭,涉及到憲法權利問題。這場普魯士的“憲法糾紛”的實質是究竟實行國王統治,還是議會統治。
威廉一世不顧自由資產階級的反對,堅持實行軍事改革。
他不經議會批准而支付軍隊費用。1861年3月11日,他下令解散眾議院,成立由封建官僚分子組成的新內閣。而議會猛烈的抨擊使宮廷陷入混亂。
威廉一世束手無策,甚至在內閣會議上宣佈,他寧肯放棄王位,仍要堅持軍事改革。
他把王太子召回柏林。王太子和內閣大臣們不同意國王退位,怕由此引起革命。
這時,陸軍大臣羅恩出謀劃策,將駐巴黎大使奧托馮俾斯麥召回國內。
9月22日,威廉一世與俾斯麥在彼貝爾斯貝爾宮會談了兩個多小時。
威廉問:“你是否願意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