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部分(4 / 4)

小說:甲午崛起 作者:大刀闊斧

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戶稻造等)吸收並引介西方文化與典章制度進入日本,以及眾多現代化事物的引進,“文明開化”的風潮逐漸形成,對於原本傳統而保守的日本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只物質需求與生活習慣上出現西化的轉變,在教育系統與社會組織的廣泛推行下,思想與觀念上也逐漸有了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守時、衛生等概念與西式禮儀);文藝上的影響也不小。

另一方面,雖然明治政府銳意改革,但整體而言較為偏重促使國家強盛的結果,也遺留了許多問題:如天皇權力過大、出身藩地的有權有勢者長期掌控國政,形成勢力龐大的“藩閥政治”體系、土地兼併依然嚴重、新興財閥壟斷市場經濟等現象。這些負面問題與日後發生並累積的一些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相互影響,最終直接或間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

明治維新的積極影響: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使之擺脫了民族危機,從此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歷史侷限性:雖然廢除領主土地所有制,承認土地私有,但隨著工業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極的一面逐漸顯現出來,農民生活貧困,嚴重影響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制約了工業發展。

2出現了極端民族主義和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給亞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災難。

3明治憲法頒佈後,藩閥長期以天皇名義壟斷政權,議會形同虛設,人民沒有獲得民主權利。

4推行愚民政策,灌輸天皇崇拜思想,強制民眾絕對服從天皇,為天皇盡忠賣命。

5。封建殘餘制約了日本的經濟建設。

立憲的意義

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確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體制。採用君主立憲制(二元制)的形式,但實際上依然實行**主義,藩閥以天皇的名義掌握政權。

促使中國的清王朝改變政治體制,仿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制,並於1908年8月27日頒佈《欽定憲法大綱》,中國開始了“君主立憲”的道路。

明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