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歸盡善。
華國政府和李鴻章,又贏得一定的勝利。
採取措施切實保護中秘之間雖然經過立約與換約,李鴻章對此深為關切。
萌總裁批覆:厲禁招工,斷其源流。
有了李鴻章主持外交之後,華國的所有政府職能部門的框架全部鼎定。
這也讓萌總裁鬆了口氣,接下來就是發展海軍,準備前往朝鮮的事宜了。
“海軍必須加強,海軍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安全,陸軍只能保土,但無法安民。”萌總裁對卡特莉娜卡芙公主道。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點點頭,“沒有強大的海軍的確是不行的。英國人和法國人太猖獗了。”
“不光是英國人和法國人,德國人,沙俄和美國人,我們也同樣不能放鬆警惕,這幾個大國,暫時匍匐,因為他們的實力沒有達到全球擴張的條件!但是在歐洲,沙俄和德國的影響力並不亞於英國和法國。在美洲,美國人更是一家獨大的,這些,都必須重點關注。”萌總裁繼續道。
“有,我們一直在蒐集這方面的情報,關於這幾個大國,每週的情報都會實時更新。”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從檔案櫃中取出幾封絕密的情報袋子。
萌總裁點點頭,“這是必須的,花在情報上面的錢,省不了,省了這個錢,我們就是聾子,是瞎子了。”
19世紀末列強的軍備政策和軍隊概況。
英國:海軍優先!
英國自近代以來,它的海軍建設和它的海外殖民事業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共同成為大英帝國的堅強基石。
英國政府有鑑於此,極為重視對海軍的建設,始終把它放在比陸軍更為
重要的位置,其軍備政策具有鮮明的海軍優先特色。
到了19世紀末,英國政府仍然堅持這種軍備政策,仍然追求“欲使其國海軍有對抗二大強國海軍之強力”的建設目標。
具體地說,就是英國海軍要比第二、第三位的兩個國家的海軍加起來還要強大。
1857~1858年度,英國的海軍經費為8440100磅;1870~1871年度為9013000磅;每年上千萬英鎊的投入,這是非常嚇人的!
最後10年的英國海軍經費增加幅度如此之大,是與當時德國提出要建立自己強大的海軍這一國際形勢背景直接聯絡在一起的。
英國政府力圖保持其海軍對歐洲各主要國家海軍的絕對優勢,所以不惜耗費巨資與德國進行競爭。
1870年時英國海軍艦船總噸位為633000噸。
在原本的史中,1882年有裝甲艦74艘(含在建者5艘)合523080噸、非裝甲艦85艘合189046噸,共計159艘712126噸;1890年時合裝甲艦和非裝甲艦共254艘計892361噸;1899年時為472艘合1265969噸(含魚雷艇在內)。
1879年前,光是計劃中,正在建造戰艦8艘,海防艦11艘,巡洋艦6艘,炮艦和魚雷艇31艘!
英國海軍的噸位數始終大於或相當於同時期西歐任何兩國乃至三國海軍噸位之和。
1870年時,它相當於當時法、德、意、奧、俄五國海軍總和的63%,英國人計劃在十年內,這個比例更上升到67。5%。
在這一時期,世界海軍的許多新技術如鐵甲防護、魚雷、驅逐艦等都不是英國的首創,但英國海軍卻能積極加以吸收,並很快使之達到實用化的水平,形成新的戰鬥力。
因此,英國海軍不僅其噸位居當時世界第一,而且其艦隊的航速、續航力、裝甲防護、艦載武器的攻擊力等幾個方面都首屈一指。
以航速為例,英國海軍的裝甲艦大半航速達16節以上,有7艘達18節以上。
這個航速水平比同時期的法、德、俄、意、奧、美等都要先進。
再以速射炮為例,其裝甲艦上已裝備了824門,比其他所有各國海軍艦船上裝備的速射炮總和還要多出幾倍。
到1914年大戰爆發時,英國共有大小軍艦668艘,海軍人員201000人。
航速和射速,都是海軍力量的象徵,科技的象徵,別說是還沒有起步的華國,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和英國海軍拼技術。
19世紀末英國的陸軍仍維持原有的格局。其本土駐軍分為陸軍常備軍和用於內衛的國民軍。其常備陸軍包括步兵、騎兵、炮兵和工兵等兵種,其編制有軍團、師、旅、團、營、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