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1 / 4)

小說:生命的演繹 作者:一米八

,這些行為反映生物體與環境中各種存在之間的作用,生物行為是生物各種欲求的表現形式。

如果用現代進化理論的觀點來理解欲求,欲求反映了生物體與環境之間的作用關係,具體可以被描述為生物體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資訊交換的傾向和行為。對於所有生物體,欲求是一種生物本能,並由生物體內特定的物質結構所表達。生物的基本欲求包括了物慾、*、權欲、知欲等等,這些欲求在生命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和完善,它們反映了生物體與環境之間不同的作用方式。

如果我們將生命體與非生命體進行比較就會有這樣的發現,無生命的物質在環境中的變化是被動的,它們相對來說不是主動性地與環境進行作用,而生物體就不同了,生物體是一個複雜的自平衡體,它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能存在,需要維持一定的能量和養分供給,即進行新陳代謝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機體內生物分子活動的需要,使之處於一種相對的穩態。

自然界有各種生命的存在,這些生命有各自的生存習性和行為方式,但它們的行為有一共同特點,那就是受到生命內在需求的驅使。同時,對自然生態體系來講,不同的物種以及同一物種不同個體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因欲求的存在而存在,欲求這種生物屬性是各種生物之間相互作用的基礎。

從生物進化過程看,生物的進化經歷了由低階向高階,以及由單一的生命形式向物種多樣化演變的過程,而生物的演變與欲求這種生物屬性的存在有關。在生存過程中,每一個生命體都有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內在需求,即透過在自然環境中的索取來實現自身和種群的生存與發展。所以,作為生命的本質屬性,生物的個體行為和生態體系的執行都離不開生物性的欲求。

在自然界,並不只是動物具有欲求,其它生物也有欲求,只不過不同生命的欲求表現方式有所不同。在自然生物中,植物靠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養分,葉子透過光合作用進行能量和物質的轉換;動物需要進食各種食物,並且將食物轉換成其它物質和能量,生命的存在透過這些交換來維持。在生物的生存活動中,生物與非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進行著各種交換活動,生物在自然力量的驅使下在自然環境中進行索取,生物的進化其實就表現為生物在追求欲求滿足過程中對於環境變化的適應。

在生物的生存活動中,欲表現為生物的一種努力尋求滿足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力量,生物透過一些具體的行為,如對物、性等需求的行為,這些欲求使生物與環境之間構成聯絡,生物行為表現為對環境中所需資源的主動索取,這樣的行為不僅是生存的需要,同時也是生存的具體內容。

同時,生物的進化和自然體系的發展是相互的,自然界中各種生物之間結成複雜的相互作用關係,表現為生物體作用於環境,而環境反作用於生物體,由此構成生物的生存活動和發展模式。反過來可以這樣認為,沒有欲求的存在就不會有生物與環境關係的存在,也就沒有由各種生物所構成的生態體系。

自然界中有無機物、有機物、微生物、植物、動物這些物質存在形式,不同的生物之間不僅存在著食物鏈的關係,同時還存在著在食物鏈之上的行為鏈。每一種生物都有獲取生存所需資源的需求,以及伴隨這些需求而產生的相關生存活動,這種活動不僅影響到它的同類,也影響著其它物種的生存。

表面看,生物活動無外乎獲取食物(養分),取得*的機會,實際上這些基本的生存活動構成了生物體與環境中各種存在之間的關係。在自然體系中,生物性的欲求將不同的物種及個體聯絡起來,使之構成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物質作用體系。在生存過程中,對於所有生物,滿足欲求不是無條件的,環境中生存資源的相對有限性對生物體構成生存壓力,生物必須去克服這樣的壓力,或者說要去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而生物就是在不斷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取得發展。

在自然界,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存內容和方式,這些生存內容和方式與它們實現欲求的活動有關。

對於動物而言,它們有兩種基本的需求,即對食物和性的需求。食草類動物靠啃食植物來維持生存,食肉動物需要捕食其它弱小動物,同時,它們都有與異*配及繁衍後代的需要。動物的行為受自然的力量驅使,並不是出於它們的自覺意識。每一種動物的存在形態和生活習性都是經過長期進化和發展逐漸形成的,雖然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都表現為生物與環境之間的作用關係。

在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裡,自然為各種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