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中國科學社在南通舉行年會,梁啟超到會,稱之為“中國最進步的城市”,文學家魯迅的朋友、日本人內山完造稱南通是一個“理想的文化城市”。同年,北京、上海的報紙舉辦“成功人物民意測驗”,投票選舉“最景仰之人物”,張謇得票數最高,這一年正好是他70歲大壽。讓人感慨的是,也正是在這一輝煌的時刻,張謇的企業突然冒出了危機的苗頭,他將很快陷入無法自拔的泥潭。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1919廣場背後的人(10)
不過在1922年,南通模式還是如此的迷人和讓人感奮,在很長時間裡它成為企業家的夢想。也是在這一年,老買辦朱葆三在上海郊區購置1 000畝地,設想建立一個類似南通的試驗城。而榮家兄弟則嘗試著在自己的工廠裡搞了一個“勞工自治區”。“自治區”設在家鄉無錫,建有男、女職工單身宿舍和職工家屬宿舍,宿舍分割槽、村、室三級,由工人自己推選各級負責人員進行管理;還興辦了食堂、儲蓄所、合作社、醫院、工人夜校、子弟學校、圖書館、電影場,乃至公墓、功德祠、尊賢堂,工人從生活、教育、文化娛樂、勞動保險到生老病死諸多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可謂社會功能一應俱全,宛若一個獨立的“公社”。到後來,為了處理各種糾紛事宜,“自治區”內還設了一個工人自治法庭。“自治區”的建立,一方面實踐了榮家兄弟的社會理念,另一方面也直接帶來了生產效率的提高,榮德生經常在週末集體訓話時宣傳自己的“自治主張”:“廠方的利益,就是各工友的利益,勞資應該充分合作,團結一致,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如果說,張、榮等人的試驗著眼於家鄉的重建,那麼,另外一些人則有更大的抱負,他們試圖在某些城市建立自治型政府。
企業家的政治熱情一方面是被逼出來的,另一方面也是不清晰和幼稚的。1921年10月,在商會聯合會的年會上,很多年輕的會員提出了參與政治的呼籲。一個叫唐富福的人在發言中大喊:“我們用不著仰賴某個個人,世上從來沒有救世主……現在該是商人面對現實,擺脫陳舊的不參與傳統,投身政治的時候了。我們拒絕將我們所主張的開明政治與那種黑暗的政治混為一談。如果政治是黑暗的,而我們卻接受其統治,豈不成了奴才和背叛者了嗎?我起誓,我決不!中國商人要拯救這個國家。商會總是以不參與政權為自己的榮譽,但在今天,這種節制卻是我們的恥辱。”這番演講刊登在了當時的《北華捷報》上。唐富福的論點在年會上引起共鳴,穆藕初等人也認為:“實業界人士務實不聞政治的陳舊觀點,是不值得讚賞的。應團結起來,採取適當的方式,推動政府改善國內局勢。”
企業家階層的參政和自治理念得到了自由派知識分子的呼應,胡適、丁文江等人提出了“好人政府”的概念,就是由“好人”來管理政府,依靠專家解決專門問題。所謂“好人”,就是知識分子和企業家階層,“即以現身從事農工商業及勞動者執政,而除去現在貴族軍閥官僚政客等無職業者執政”。
為了實踐商人主政和“好人政府”的主張,各地商會先後都提出過千奇百怪的設想。1923年3月,漢口總商會向國內各主要城市的商會發出了一份《保護商埠安全議案》,提出以中世紀歐洲的漢薩同盟為仿效,建立一個“真正的城市聯盟”。漢薩同盟是德意志北部的城市聯盟群,起源於12世紀中期,鼎盛於14世紀。它由富商和貴族發起,擁有軍隊和金庫,極盛時加盟城市多達160個。漢口的議案認為:“如全國各商埠能實行團結,聲氣靈通,勢力雄厚,舉國內外,誰敢予侮?”此案“看上去很美”,卻一點也沒有操作的可能。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1919廣場背後的人(11)
漢口議案提出後不久,上海的企業家更有過十分大膽的、鬧劇式的行動。
年初,北京政壇出現動盪,直係軍閥曹錕打敗皖系的段祺瑞,控制了中央政權。在總統選舉中,曹錕用錢收買國會議員投票,每人5 000元,受賄的議員共有480人,曹錕因此“選”上了大總統。6月,他把現任總統黎元洪趕出北京城。一時間,賄選醜聞臭遍全國,各地抗議聲四起。6月23日,上海總商會召開了一次會員大會,一方面通電譴責北京,另一方面宣佈上海獨立。他們組成了一個由70人組成的民治委員會,宣佈將以執政者的角色來管理城市。他們釋出公開宣言,擬訂行政章程,與曹錕政權電報交涉,一時忙得不亦樂乎。
但是,民治委員會顯然缺乏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