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市場的改革成敗正成為中國轉型成功的分水嶺。
證券市場化改革不能“葉公好龍”
“10年不討論國有股問題是一個方法,但不是最好的辦法。還有就是我們集合起這一代人的智慧,來解決這個問題。”2001年秋,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嘯東豪情滿懷地對我說。
1999年以來,隨著基金黑幕、莊家呂梁、億安操縱、三九挪用、銀廣廈造假等一系列事件被曝光,當泡沫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時,泡沫正不以少數人的意志為轉移地破滅,恐慌在人們心中來回放大反射。2000年6月,國有股減持政策出臺,其後,在此雙重作用下,2001年7月23日~7月31日的一週內,股市賬面財富蒸發掉6353億。資金鍊條陡然崩緊了中國金融業的神經。
中國再也不能對證券市場的結構型缺陷熟視無睹了。如果不能對中國股市正本清源,如果不能還其創造財富的本來面目,就只能坐視其黑洞效應越擴越大。2001年,中國1143家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為元,比起1997年的元已經下降了%,也就是說其平均創富能力已經下降了%(據《新財富》)。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那麼說其正吞噬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的成果也不過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作者股市預測與印證(11)
從華爾街回來的劉嘯東先生,對國有股的嚴重問題憂心忡忡。他說,如果上市公司國有股佔了50%以上,公司治理是很困難的。大股東說了就算了,權力制衡就不存在,坐莊、關聯交易等一切都會衍生出來。
一位來自華爾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