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小說:中國這邊,美國那邊 作者:青詞

不要改變一下職業和生活方式。中國有句古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是,在你尋找新工作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細節困難,因為這需要很謹慎的計劃。比如,你透過發簡歷、打電話尋找新工作,這與你現在的工作會有矛盾,你會擔心被現在的公司知道。一個人離開公司時,應該有權利把退休金帶到下一家公司。這也是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一個議題。 從公司的角度來看,怎樣留住人才呢?方式包括增加薪水、給予休假等更多待遇,還有給予職位提升。在網際網路公司還有一種較普遍的做法,即創造一種輕鬆好玩的工作環境。美國有一種新的職位,叫chief morale officer(首席工作精神官)。他是專門負責工作氣氛的人員,職責是為了創造更有活力的工作環境。&nbsp&nbsp'返回目錄'&nbsp&nbsp

在3~5年內,失業狀況難緩解

袁嶽(Victor Yuan): 現在,中國的就業形勢很嚴峻。原因之一是大部分國有企事業單位精簡人員,用工總量在減少。另一個原因是新的勞動者不斷產生。供應不斷增加,而需求是穩定的,這造成了失業人數的上升。現在,在普通人關注的問題中,失業下崗問題連續兩年處在第一位。 中國有個詞:下崗(unemployment)。這是一種中間狀態,意思是先把你放在那裡,有了崗位再讓你上崗。通常,單位會發給你一點兒錢,作為生活費。這種情況通常存在於國有企事業單位中。官方現在基本上不用“下崗”這個詞了。這個詞的出現有政治和經濟體制的原因。因為當初受聘時談好是鐵飯碗,現在不是了。另外,一個人在年輕時就為國家的工廠工作了,現在工廠要解聘我,從情理上說不過去。這些都需要給出一個說法。於是,“下崗”這個代表中間狀態的詞就產生了。如果將民營和三資企業的失業人群、國企失業人群、無業人群等所有失業群體都考慮進去,那麼中國的總失業率還是很高的。 有兩種情況會加劇失業,一是國有企業轉型速度加快,二是農村產業改造加快,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在3~5年之內,失業狀況不會緩解,還會加劇。下崗之後,城市裡面有30%左右的人口在失業統籌保障之下,他們可以得到救濟金。在北京,有30萬人有最低生活保障費,也有相當多的一批人沒有處在這種保障之下。政府鼓勵職工下崗後創業的具體方法還有待完善。利用社會力量進行就業轉型培訓、發放小額創業貸款,這些方式的發展還不夠,需要有更多的社會組織來關心失業的人群。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美國人很看重工作。一個人的工作與他的性格、家庭和身份是緊密結合的。一個人失去工作後,除了對自己的經濟有影響外,還會讓人感覺到他在道德上是不是不好?其實,這是不合理的,但自然會讓人這麼想。美國人刻苦工作的敬業精神很普遍。一個人失去工作會對他的生活有長遠影響。房子貸款很貴,失去工作,可能支付不起。房子每月大概付1 000~2 000美元的分期付款。孩子上州立大學每年要花一兩萬美元,私立大學三四萬。失去工作對退休金也會有影響。 年輕人更容易失去工作。因為“first in,last out”,就是說,公司裁員時,會從最新進的人開始裁。私人公司經常進行人員變更,在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大一些。最近,美國經濟比較困難。雖然開始好轉了,但達不到上世紀90年代末的高峰。人們失去工作後,第一個問題不是想讓政府幫我太多,而是我有什麼辦法幫助自己。失去工作後,可申請州救濟金,一個月大概六七百美元,讓你吃飽飯,讓你有一段過度時間去找新工作。現在,美國失業率在6%左右。而上世紀90年代只有4%多一點兒。&nbsp&nbsp'返回目錄'&nbsp&nbsp

做客之道

袁嶽(Victor Yuan): 我最近一次招待客人是大前天。一個美國客戶來北京,他是朋友介紹來的。我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到什麼地方吃飯:老美來了,什麼地方合適呢?不能太辣,不能太奇怪。來了先談事情,然後吃飯,吃完我會說今天我買單。招待美國人在我看來很划算,他們不太懂,點一些便宜的菜就把他們打發了。豆腐和宮保雞丁就可以了。在吃的過程中該談什麼事情就談,即使是他跑來約我的,在我的地盤上,也一樣由他買單。 中國人的待客規則,一是要熱情,態度上不能慢待,別人會用你的態度判定你的心意。對待不同地方的朋友,難度不一樣:美國人,以低成本就能讓他們滿意;香港人,就難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