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的轟炸,漢堡大部分被摧毀。就和德國和西歐其他城市一樣。現在這裡一派盛世景象,沒有絲毫二戰的痕跡。當年馬歇爾計劃也就是“歐洲復興計劃”的執行效果,可見一斑,儘管這個慷慨,是為了確立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
我們身上還帶有一點從布達佩斯帶來的乾點。西歐的自來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總得找些水喝才行。一路上注意觀察,好不容易在超市邊上找到公共廁所,上前推門紋絲不動,發現需要投幣。二個窮漢縮著脖子一邊耐心等候,總算等來了救星,一位胖子開啟廁所,我們趕緊一溜煙地尾隨而入。
漢堡市的領事館區十分龐大,這裡各國外交機構星羅棋佈,據說是世界上擁有領事館最多的非首都城市。我們來到的時候,整個領事館區格外寂靜,偶然見有外交牌照的豪華轎車呼嘯而過,只是所有的外國領事館大門是緊閉的,“莫非也要投幣?”我們正在互相說著笑話,一個揹著自動步槍的西德警察走過來,提醒我們,今天是週末,一律打烊。我們才意識到來的不是時候。我們把日期都疏忽了。
一路上我們展開討論。究竟是在漢堡住下,爭取英國和其他國家的簽證,還是搭乘當晚到丹麥的火車離開西德。第一方案看來有些問題,一則西德的旅館費十分昂貴,不是我們長期能扛得住的;二則我們的西德二十四小時過境簽證已過期,其他西方領事館很可能會拒籤。當然可以從西德進入與英國隔海相望的比利時,但是比利時簽證同樣是二十四小時過境,到了那裡會遇到同樣問題。當時我們在布達佩斯決定離境,不去等待英國簽證,實際上規定我們只能進入北歐。挪威是我們各國簽證可逗留時間最長的,到了使用最後王牌的時刻。
從領事館區回到市中心,已經過了正午。天氣越加陰沉,漢堡是音樂家門德爾松和勃拉姆斯的故鄉。我們順道看了幾座劇院,是二戰大轟炸以後恢復的建築,文藝復興時代的風格。路上熙熙攘攘的西德人,冷峻和高傲,從不向我們瞧上一眼。這個曾經先後製造二次世界大戰的民族,罪孽深重,然而絲毫不減當年日耳曼人傲慢,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美國才能使這個民族俯首帖耳,屈服於強權,這裡經常可以見到,哇啦哇啦講著美式英語的駐德美軍,除了是冷戰的需要以外,對德國也是起到潛在的抑制作用。在西德,到處可以看到來自東歐,南歐和第三世界的外籍勞工,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從事簡單重複的勞動,當地人不由得自覺優越,一種歐洲人與生俱來的殖民意識。暫且不說戰後錯綜複雜東西方關係中產生的馬歇爾計劃,數十萬廉價的外國勞工,對於西德經濟奇蹟而言,功不可沒,儘管今後的事實證明,這種移民政策後患無窮。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十七章
漢堡地處德國北部,靠近北歐,和慕尼黑比,氣溫驟然下降許多。和西歐多數的城市一樣,這裡古典和現代的城市雕塑到處可見,並在城市佈局中點綴了不少噴水池,可惜在零下十幾度的冬季,水枯源盡,幾乎所有液體都凝固了。
我們來到一家購物中心的小吃亭,湊了零錢,每人要了一個熱狗和一杯熱可可,站在那裡,三口二口什麼都光了,依然靠著那裡東張西望,既可歇歇腳,又可暖暖身,而且櫃檯後不時飄來快速食品的熱氣和誘人香味,雖然不能多吃,鼻子聞聞也是享受。這時候,有二箇中國人模樣的男子走過來搭訕,一交談,才知道是來自臺灣,是到西德做電子產品生意的。那個年代,我們可是頭一次見到海峽彼岸的同胞。臺灣人的國語明顯變異,初聽有點彆扭,當然語言是約定俗成的,無可非議。以後的接觸中,臺灣人幾乎沒有例外的,都十分善於言談,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那裡的智力開發程度可以略見一斑,很難苛求人們每每言之有物,雖然有時候,言語的巨人和思想的侏儒,兩者呈反比。來自兩岸的二位學者坐在一起,如果注意他們的交談,或許會感到其中的一位,語言缺少恢弘。應該承認我們有我們的侷限,他們有他們的藩籬,用“島嶼意識”一詞,不一定恰當,但是很難找出另外更準確的字眼。臺灣的經濟奇蹟是個不爭的事實,處在資本原始積累後期,就像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中的暴發戶,我們應該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某歷史階段的拜金主義,文化沙漠等現象,這樣,對於那種對大陸人溢於言表的輕蔑,也就不會感到詫異和匪夷所思。
從超市出來,我們回到了漢堡火車站,買了當晚開往哥本哈根的車票。距離開車的時間還有半天時間,折回市區溜達會消耗體內熱量,再說囊中羞澀逛街也難有什麼樂趣。但是我們馬上發現,火車站根本沒有供乘客候車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