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3 / 4)

小說:清朝的皇帝 作者:夢幻天書

直殿局、兵仗局。滿洲近臣與寺人兼用。

較之明朝的十二監、四司、八局,雖少了八個衙門,但重要部門完全保留,所刪除的監、司、局,恰恰正是上諭開頭所謂“不過閽闥灑掃使令之役”,如明朝的“寶鈔司”,如顧名思義,以為印製銀票、錢票之類,那就錯了,一檢《明史?職官志》,會啞然失笑——寶鈔司“掌造粗細草紙”,明宮太監、宮女數萬,太監小解的姿勢與常人殊,亦須用草紙,由於草紙的消耗量特大,所以特設“司”管理製造。又有“混堂司”,職司為“掌汰浴”,俗稱浴池為“混堂”即由此來。如有這些衙門,反而貶低了宦官制度的“尊嚴”,刪之反顯得權重。

於此可知,前面斥宦官,以及後面的告誡,“不許”這個,“不許”那個,完全是杜反對者之口的具文。可注意的是“滿洲近臣與寺人兼用”這句話。自來研清史者,對於十三衙門的興發,頗有申論,但常忽略了這“兼用”的一句話。所謂“滿洲近臣”即上三旗包衣。但上三旗包衣又何肯以太監自居,而況生理、心理及生活習慣不同,亦難共事。我研究上三旗包衣所組織的內務府,發現跟宦官相爭的事實甚多,而合作的跡象極少,一個是順治十八年二月十五日,世祖既崩一月有餘以後,革十三衙門的上諭中,有這樣一段話:“乃知滿洲佟義、內官吳良輔,陰險狡詐,巧售其奸,熒惑欺矇,變易祖宗舊制,倡立十三衙門”;以及最後“吳良輔已經處斬,佟義若存,法亦難貸”。知佟義早已伏法,而此人顯然就是上三旗的包衣,他的職位應該是“乾清宮執事官”,為內十三衙門的首腦;而吳良輔應該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

另一個跡象是,在明詔革十三衙門的同一天,遣送國師玉林南歸,年譜中有“欽差內十三道惜薪司尚公相送”。這尚公當是尚可喜之子。尚可喜有一子名三傑,後來當過內務府大臣;但以年齡而論,可能是尚可喜的次子尚三孝,早期的漢軍,亦算“滿洲近臣”。

至於佟義,是否佟養性一家,不得而知;不過“滿洲近臣”亦可解釋為上三旗的侍衛。但不論侍衛亦好,包衣亦好,都只是為宦官集團所利用。十三衙門透過了乾清宮執事官這條直接上達於帝的途徑,便可挾天子以令諸侯,凡屬於宮中的一切事務,徑取中旨而行。世祖既為一名超級紈絝,亦樂得有這樣一個簡便的指揮系統,予取予攜,盡情揮霍,“經營殿宇,造作器具,務極精工,求為前代後人之所不及”,僅是揮霍一端而已,此外巡幸遊宴,佞佛佈施,漏卮尚多,加以太監從中侵漁,益成不了之局。

按:自漢朝以來,財政制度即有內外之分,國庫自國庫,內府自內府。天子敗家之道有三:一黷武;二巡幸遊觀,土木興作;三佞佛好道。除了用兵須國庫支出以外,二、三兩種靡費,大致皆出於內府,不是太糊塗的皇帝,稍加節制,而又無大征伐,財政上的危機不會太深刻。但看世祖罪己所說,“國用浩繁,兵餉不足,而金花錢糧,盡給宮中之費”云云,則內外不分,揮霍國庫,危亡可以立待;世祖不死,清祚必促。乃一死而局面頓改,此真有天意在內;當然這也是孝莊主持之功,康熙對祖母的純孝,確是有由來的。

《湯若望傳》中有一段說:

順治自這個時期起,愈久愈陷入太監之影響中。這一種下賤人民,當在朝代更替的時期,俱都被驅逐出宮,成千成百地到處漂泊,而這時卻漸漸又被一批一批收入宮中,照舊供職。這樣被收入宮中而又重新紮根築巢的太監,竟有數千名之多。這些人使那些喇嘛僧徒,復行恢復他們舊日的權勢。還要惡劣的,是他們誘引性慾本來就很強烈的皇帝,過一種放縱淫逸生活。

以上敘述,合兩事為一事,乃《湯傳》作者對材料未能充分了解消化所致。所謂兩事,一事即十三衙門設立以後,“重新紮根築巢的太監,竟有數千名之多”,此為順治十年下半年以後的事;另一事即榮親王之薨,對世祖的情緒為一大打擊,“自這個時期起”,即指此而言。榮親王的殯葬,還引發了一場新舊派之間的政治爭鬥。

《湯若望傳》:

關於這位皇子殯葬的情形,在以後繼續數年的歷史中,是我們還不得不屢屢提及的。欽天監內所設之一科,應行按照舊規則,規定殯葬正確地點與吉利之時刻。這一件事情是這一科裡辦理了的,並且還向朝中上有一份呈報。可是這次殯葬儀式是歸滿籍之禮部尚書恩格德之所辦理,他竟敢私自更改殯葬時刻,並且假造欽天監之呈報。於是這位太子便被在一個不順利的時刻裡安葬。這樣便與天運不合了,因此災殃竟要向皇室降臨。這位太子母后的不久崩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