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帶來的收益與歡樂。筆者作為這個市場的普通參加者,在這輪牛氣沖天的大行情裡,也一樣有喜有憂,既有成功的經驗值得總結,也有留下的遺憾值得回味。其中最深切的體會是,股民要想成為牛市裡的贏家,三條法則須牢記在心。
法則一:“聰明人”往往不及“老實人”
2008年下半年,股市在大幅下跌之後,始終在一個大的箱體內小幅波動。一些短線高手利用股市的這一特點做起了短線差價,雖沒有暴利,倒也能在弱市裡取得一定的收益。然而,這種短線操作的手法在牛市,特別是在一輪大的行情裡面卻漸漸失去了它原有的功效,操作的結果,往往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丟擲的籌碼很難在低位再接回,最終,要麼花更多的本錢在更高的價位買回,要麼乾脆踏空,大盤和個股的瘋漲“與己無關”。經歷了多次這樣的教訓之後,很多人開始醒悟:在一輪大的牛市裡面,短線高手這樣的“聰明人”往往不及靜觀其變的“老實人”,最好的操作往往不是“高拋低吸”,而是“持股不動”。最大的贏家正是那些看似規矩老實、實則頭腦聰明的“老實人”——買入潛力股票後堅定持有,直到趨勢發生逆轉時再丟擲。
法則二:“最危險”恰恰就是“最安全”
許多穩健的投資者在牛市裡面,特別是當股市漲到一定程度時,堅守的原則:首先是安全,其次是獲利。但有些看似“安全”的操作其實存在著很大的風險,而一些看似十分“危險”的操作,其實則是“安全”的。以最近行情執行的特點為例,每當股市漲過幾天后,不少人開始擔心調整的發生,主力也正是利用投資者的這種心態,時不時地來一次洗盤、震盪,甚至“跳水”,清洗浮籌。一些意志不堅決、立場不堅定的投資者為了“安全”起見,將手中的籌碼丟擲,落袋為安或準備“觀戰”。還有,當週邊股市下跌後,特別是當歐美股市暴跌後,第二天中國股市往往也會來個大幅低開。無論是洗盤,還是低開,事實多次證明,在這種“最危險”的時候進場往往是“最安全”的進場時機。相反,在大盤和個股高開高走這種看似“安全”的時候買入卻往往包含著極大的風險。
法則三:“貪婪心”常常伴隨“恐懼感”
股民在熊市裡虧錢一點都不丟人,但在牛市裡如果“只賺指數不賺錢”甚至別人賺錢自己虧,就有些說不過去了。牛市裡踏空,最多隻是不賺錢但也不會虧到哪裡去,為何還有那麼多虧錢者?其實,牛市虧錢的一定是那些心態不穩、追漲殺跌、亂了方寸的人。大盤剛開始漲時不想買,漲過幾天后更不敢買,漲到一定程度後,反倒膽子大了,開始“貪婪”,於是,終於控制不住自己,心頭一熱、追殺進去,結果買在了高點,此乃“一錯”;買入後,遇到主力打壓,又提心吊膽,開始“恐懼”,擔心“見頂”,急忙“殺出”,此乃“錯上加錯”。牛市的“虧損族”就是這樣一批接著一批地“生產”出來。在牛市操作,說簡單非常簡單,只要逢低買入後一路持有、不操作即可。但無論是持倉的,還是持幣的,假如一定要操作,就要注意控制節奏,切忌心血來潮、盲目蠻幹。只有調整好心態、以平常心炒股,才能同步分享牛市帶來的投資收益。
“有驚無險”是牛市行情執行的重要特點,但牛市不可能每次都“有驚無險”,牛市操作同樣會有風險存在,同樣要有風險意識。“牛市操作三法則”,正是股民在牛市裡應對風險、穩健操作、獲取收益的致勝“武器”之一。
(寫於2009年2月15日)〖HT〗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從“比較”優勢中去捕捉“黑馬”
所謂從“比較”優勢中去捕捉“黑馬”,就是在被比較的品種其基本面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且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前提下,透過比較它們在一段時間內的漲、跌幅等數量關係,取其中最優的品種作為今後買入股票時的備選品種的選股方法。
面對兩市1400多隻股票,不少投資人感到:時下選股越來越難了。
在實際操作中,不同風格的投資者也都會因人而異,採取不同的選股方法。但無論採取何種方法,追求的目標只有一個——使風險最小化,贏利最大化。
為使風險最小化,贏利最大化,我在多年的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既簡便又實用,且效果明顯、勝算較大的選股方法。如從“比較”優勢中去捕捉“黑馬”,便是其中的一種。
所謂從“比較”優勢中去捕捉“黑馬”,就是在被比較的品種其基本面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