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漠北,匈奴的主體走上了西遷的道路,而且不知所終。直到四世紀七十年代,一支號稱“匈人”的驍勇善戰的騎兵部族出現在歐洲東部的哥特境內,幾戰之後,哥特人被他們趕到了多瑙河以南的羅馬帝國境內,哥特人無奈,只得與強大的羅馬帝國爭奪生存空間,羅馬皇帝戰敗身亡。匈人在現在的匈牙利平原上建立了國家。對於歐洲來說,這是一場比成吉思汗更早的“黃禍”,這場從亞洲來的風暴加快了西羅馬帝國和西歐古典奴隸制度的解體。當然,這個事實,直到十八世紀才由法國學者德?揆尼發現,十九世紀末才由大清帝國的訪俄使者洪鈞得知並介紹給國內的史學界。
。 想看書來
《品漢朝》第五章 烽火狼煙(4)
至於羌,則和南夷、百越等南方民族一樣,一開始,就是居住在大漢行政疆域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與漢人雜居的少數民族。
中國人分別民族的方法相當的獨特,也就是說,根本不採用人種學的自然分法,而是採用文化學的分法。他們認為一切人類都來自一個祖先,因而沒有必要按照血緣關係劃分不同的種族。大漢帝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班固,在他們名彪青史的著作《史記》、《漢書》裡,將包括匈奴在內的一切周邊民族,都說成炎黃子孫。所謂不同的民族,在他們眼裡,僅僅是生活方式不同的社會群體。這樣,在漢人的四周,就劃分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四大異族群。當然,漢人有極大的優越感,他們認為吃五穀、穿衣服、有君長是漢人的專利,只要一個異族人按這種方式生活,就可以視其為漢人;相反,只要一個漢人按異族的生活方式生活,則視其為蠻夷,這就是很多異族漢化後反而能夠成功地統治漢人的原因。不過,漢人雖然有著文化上的優越感,卻不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給周邊的民族,據說大禹到了一個裸體的異族地區,便脫了衣服進入。中國的文化聖人孔夫子甚至認為漢人的文化也是從蠻夷那裡發展而來的,他在指導學生研究禮儀風俗時,告訴他們:“禮失求諸野”,也就是說,如果找不到一種風俗禮儀的來源,就去土著民族那裡看看吧。漢人將天子居住的京城作為圓心,向外圍畫了五個同心圓表示漢族的政治和文化應該統治和波及的範圍,即:甸服、侯服、綏服、賓服、要服。最外面的要服,是歸順漢人政府的異族居住地區;要服之外則是荒服,那是蠻夷的世界,中國天子不能去管。按照這個說法,匈奴屬於荒服,羌人則屬於要服。漢人如此機械地劃分,旨在說明不同的治理方式,對於要服的管理只能是相當鬆散和象徵性的。如果要服乃至荒服的少數民族主動歸順中國,則被看作政治昌明的象徵,所謂“遠方來服”嘛。中國的天子在登基乃至各種國家慶典中,都要表演少數民族歌舞,陳列少數民族進貢的鳥獸珍寶,招待和賞賜少數民族的酋長,用來粉飾太平。
這樣的民族觀念決定了大漢對境內###的做法是矛盾的:一面將他們視為同類,有責任去安撫他們,給他們種種便利,希望他們歸順大漢;一面又覺得他們是大漢的負擔,要放棄他們。
羌人幾乎和漢人一樣古老,商周時代就自中國的西部而來,其中一支很大的單一聚落可能向青海高原和西藏高原遷徙,成了現今西藏人的祖先。大漢的歷史學家認為他們出自姜姓,即炎帝的後代。《詩經》裡面說周人的老祖母叫做姜源,可能就是羌人,不然,孟子為什麼要說周文王是西羌人呢?
不過,與周人的聯姻並未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一直以鬆散的遊牧部落的姿態向東推進。他們的風俗在《後漢書》中被描述成沒有一定居所,依隨水草,地少五穀,以牧產為業。又以父名或母姓為氏族的種號,十二世後便可以相與交婚。為了要保持種族的人口繁衍,他們實行多妻制,並且父死之後,兒子以其後母為妻;兄死之後,弟弟以其嫂嫂為妻。他們的社會結構也保持了先民們的方式,沒有君臣上下,強健有力的部落酋長則為領袖,弱小的則主動成為依附。整個民族崇尚勇力,以抄掠其他部落和民族為榮,氏族內部只有殺人償命一條法律,以戰死為吉利、病死為不祥。在軍事上,善於在山谷地帶打突擊戰,而不善於在平原地帶打持久戰。由於處於西方寒冷地區,婦女能在風雪之中生育。這些風俗讓漢人看了毛骨悚然,但也很敬佩;漢人的學者稱讚他們生在西方,得了五行中的金氣,因而剛堅勇猛。
他們曾幫助周武王伐商,但後來又像潮水一樣向中國內地湧,到達現在的陝西、山西和河南地界,當時中國稱他們為戎人。幾乎所有的諸侯都與他們展開過戰爭,但見效甚微,最終,西周最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