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
公元前180年7月的一天,天氣炎熱,長安的長樂宮中籠罩著一層烏雲,實際統治大漢王朝十五年之久的呂太后死了。權力政治的空白,讓這個帝國的各種勢力開始躍躍欲試,呂氏家族、功臣集團、劉姓諸侯王,三者之間誰將獲得這個王朝的最高權力,帝國政治的走向將出現怎樣一種狀態?撲朔迷離。
政變,當然在刀光血影之間上場了。
古往今來,政變之後的政治,不外乎兩種結果:更好或更差。
而這場政變,帶來的卻是一個罕見的封建盛世。“周曰成康,漢雲文景,美矣!”這是後世史官對於這個盛世的評價。
這本書描述的就是這個盛世的前因後果。我想,應該趁機回溯一下關於這本書的寫作初衷。
那是在前年,我的師兄孟憲實向中影集團推薦,讓我寫《文景之治》的電視劇劇本。對於漢史,我一向很關注,之前已經出版了漢史小說《亭長小武》,也正好是將電視劇改編權賣給了中影集團,想象著如果在熒屏上能展示自己對於西漢前期歷史的看法,那將是件很快樂的事。於是很快著手,搞出了個大綱。
可惜由於去年廣電部下令,限制在中央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的歷史劇的數量,於是很多影視公司紛紛改弦易轍,中止了歷史劇的拍攝計劃。《文景之治》的提綱也因此泥牛入海。
後來承重慶出版社向我約歷史小說稿,當時我手頭的幾部小說,都已經被出版商預定,所以想著把《文景之治》的劇本大綱寫成一個歷史讀物,這個想法的產生,同時也是因為迄今為止,有關漢代,似乎還沒有一部很好的用白話講述的讀物,於是欲用暇餘時間來做這方面的工作。這個工作,不像小說的寫作那麼需要刻意經營,而僅需要學養的資助,少了很多絞盡腦汁之苦,還可以藉此溫習《史記》、《漢書》,又何樂而不為呢?如今看來,這個目的確實也達到了。很多史書的細節,如果不是因為這樣刨根究底的描述,自己在平常的閱讀中,是往往會一瞥而過的。
需要鄭重地指出,這本書的內容雖然是嚴肅的,寫法卻是非常輕鬆的,有些細節的陳述,在不背離歷史事實的前提下,甚至是帶有文學性的。這後一點,我希望執著於“真實歷史”的讀者們不要誤解,文學性並不等於戲說。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適當的文學描述,可能是推廣歷史的絕佳辦法。古今很多學者都不約而同地指出,《左傳》和《史記》的內容有很多的妄誕之處,因為其中很多場合的隱秘對話,只有當事人清楚,幾百年後的史官,是靠什麼記述呢,顯然不過是想象。就像緊張得扣人心絃的《鴻門宴》,如果不是司馬遷驚人的想象力和文學才能,我們讀了,也肯定會打瞌睡的。
如今,《左傳》和《史記》這兩本書被公認為文學和史學結合的完美典範,而那些斷爛朝報式的帝王的起居注卻往往縮在圖書館書櫥的一隅蒙灰。
且不說那些嚴肅的研究專著,任何有一定追求的歷史讀物,作者在心中都是有著他的歷史觀的,我也不例外。在客觀闡述文景之治這段史實的過程中,其中的很多人物和歷史事件經常讓我有一些不吐不快的看法,它們逼著我停住敘述的腳步,或者分析,或者探究,或者慨嘆一番。司馬遷也常常說,當他讀史料的時候,往往“廢書而嘆”,他在每個本紀、世家、列傳的末尾,都有傳贊,那些都是極為精緻美好的短文,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模樣是何等的栩栩如生,他跨越了兩千年的長河,在和我們對話。我自然遠達不到他那樣淵博的知識和超凡的文字能力,然而,我是站在許多學者們的肩膀上,利用他們的研究成果以及人類當今所能具有的理性科學來對這些歷史進行評價的,或者也有一點可供裁擇的管見罷。
歷來寫漢史的歷史讀物,大多僅僅採用傳世文獻,而當今漢代出土文獻日漸增多,其中記載的中下層官吏和平民的生活狀況,也是不該被忽視的。尤其是文景之治作為第一個有確切文獻記載的封建盛世,在它的治下,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到底如何,大概才真正是衡量盛世的標準。所以,我也儘可能採用這些出土文獻,來進行輔助說明。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自序(2)
雖然本書的寫作是因《文景之治》的歷史劇大綱而起,但不會以之而終。我有興趣將西漢二百年的歷史繼續用白話敘述一遍,當然,這個工作雖然不難卻很煩瑣,希望在今後的幾年中,能夠陸續完成。
感謝重慶出版社的何晶編輯,如果沒有她的催稿,以我這樣天生疏懶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