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6)
陳把頭的聲音有一絲顫抖:“二甲子⑧!”陳把頭隨即命令“掃場子”,大家細緻檢查周圍,在一片驚叫聲裡,一氣發現了三棵。若不是顧忌陳把頭嚴厲的目光,眾人定會歡呼雀躍。由於是發現的不是一棵人參,而是一片,就要按葉多的開始挖,挖參不能叫挖,而要叫抬。二愣子帶領大家在周圍點火驅蚊,陳把頭掏出油布鋪在地上,一一擺好剪子、小斧子、小鋸、小耙子、鹿骨籤子和快當繩。山裡的規矩,人參要由把頭來抬,陳把頭用紅色的快當繩將棒槌莖一一綁好,為的是給人參帶籠頭,怕參跑了。接著陳把頭在每株人參的周圍劃上
一步半見方的框框,四角插上索撥棍,稱之為“固寶”。抬參要破土,首先在人參的下方開個窩子,然後用鹿籤子慢慢地起參鬚子。為了防止參須受損,他的動作輕柔,時而跪在地上時而俯身吹拂,樣子甚於侍弄襁褓中的幼兒。如果不慎損傷參須的話,人參就會貶值。眾人圍觀,低聲議論,都讚歎:“不小了,有五六兩重。”棒槌的輪廓漸次展現出來,人參特有的香氣撲面而來。大家認定頭一棵參絕對是“上品”。待所有的參須土都清除乾淨了,陳把頭輕輕將參扶起。隨後用青苔、樺樹葉,摻上一些原土,將人參包裹起來,最外頭用新鮮的松樹皮包裹,最後用草繩打成“參包子”。
暮色籠罩了山林,眾人燃起火把下山。離“戧子”還老遠,大傢伙就急著叫棍,快樂的敲擊聲驚飛了夜歸的鳥兒。留守戧子的端鍋人一聽,就知道挖到大貨了,忙拿起香紙往老爺廟跑。四個參包齊整整地擺在小廟前,索撥棍依次插在兩旁,眾人焚香燒紙,叩首謝神。
陳把頭一夥放山人的運氣不錯,總共進了三次山,挖到了九棵山參,金首志分到了七兩銀子。散夥前,陳把頭格外關切金首志,說:“兄弟該回家了吧?”
金首志的回答叫陳把頭吃驚:“俺沒混出個模樣,沒臉回家。”
陳把頭沉吟半晌,說:“你就是跟俺抬一輩子參,也難出人頭地。你要是真想闖蕩的話,就去吉林街吧,俺有個熟人在那裡開買賣,俺寫封信保薦你。”
天氣涼了,松花江兩岸落葉紛紛,天地間漸生蒼白之色。金首志搭乘木幫的江排,順水來到吉林東大灘。吉林街早先叫做船廠,是北流水放排的終點,數百年來人煙鼎盛,水陸交通便捷,是清廷設在關外的重鎮。吉林街三面臨水,素有“水都木城”之譽,江邊木材堆積如山,連城牆都是木頭的;岸上街巷縱橫,店家林立,車馬喧囂,不乏吃喝玩樂的去處。說起船廠,最繁華的地方當屬西大街、北大街和河南街。這幾條街上擠滿了大小商號,有絲房、貨棧、鐘錶店、金店、當鋪、山貨鋪以及各色酒樓,以“源升慶”、“泰和貞”、“怡會恆”最為知名。木排剛一靠岸,就有“拉人的”圍攏過來了,七嘴八舌,熱情得厲害:“大兄弟,散散心吧。”
“有啥可看的?”
“那可老鼻子多了。你要幹啥吧?”
“俺餓了。”
“餓了?吃的東西多的是,富春園的生拌魚、聚仙閣水線包子,蔥花大餅……”
有名的大館子,肯定貴得可以,金首志邊走邊擺手:“俺不吃俺不吃。”
不斷有人過來搭茬:“兄弟,玩玩不?”
“咋玩?”
“有花有素,就看你的了。”素玩指賭博,沒有哪家客棧不設賭局的,專等著涮木把們的錢財。所謂花玩,就是指嫖娼逛馬子。窯子鋪一家接一家,多半是青磚罩面的臨街瓦房,門前立一叫杆,杆上高懸一串長吊燈,上書某某客棧。妓院是花天酒地的銷魂之窟,還硬充儒雅之氣,門首的楹聯都寫得露骨,什麼:玉春樓裡春常在,待月亭前月恆圓。或者:鴛鴦恩愛三春水,鸞鳳笑遊二月天。
房子幾乎都是全木結構,連街道也是用方木頭鋪的,而且是上好的紅松木,闊氣得彷彿穿皮靴的老漢。紅松街道若無其事地延伸著,走在上面便有種很堅實而舒坦的感受。馬車馳過時,轟隆隆的聲響很是誇張,馬蹄車輪下揚起咖啡色的灰塵。黃昏很快降臨了,各色各樣燈籠紛紛亮起來,或紅或黃或白,熒熒如火般於半空晃動。街邊瀰漫著濃重的脂粉氣息,還隱含著模糊不清的肉的味道,幽幽暗暗又鬼鬼祟祟,金首志不覺沉醉其中。“姑娘”靠門等客,見到行人就拽,說:“大哥,玩玩吧。”有的更直截了當,說:“快來嘛,掏掏煙筒吧。”
“不玩,咱不會!”金首志抽身便走。
“哎呦嗬,還是生瓜蛋子呢,嫩山貨哩。”窯姐兒風騷旖旎,蜘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