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政已畢,在張?和張昭兩位老臣的支援下,臣工們認同了孫仁公主成為東吳新任主公的決議。
臣工們告辭,楊林也並沒有留下,而是隨著眾臣離開了朝堂。
在朝堂外,張?正等著楊林,楊林心領神會,便隨著張?來到了一處僻靜地點,周圍並無旁人打擾。
張?這才開口道:“楊兄弟,老臣對你和仁公主,已經竭盡所能,今日仁公主當上了東吳的主公,但這只是開始而已,主公之位可不是那麼好當的,東吳日後的氣數,你與仁公主何去何從,就要看你們自己了!”
“還請張大人放心,不才一定盡心輔佐公主殿下,力保江東基業!”
楊林在張?面前,顯得格外的謙卑,這自然是因為張?的資歷在東吳諸臣中最老,也因為楊林曾在張?面前袒露心聲。
張?雖是老臣,但長久患病,是以一直在家中休養,而楊林在孫權死後,便找到了張?。
楊林對張?談及仁公主擔任東吳主公一事,張?卻說道:“楊兄弟,並非老臣不願幫忙,只是這女子成為主公之事,只怕難以服眾,雖老臣是看著仁公主長大的,對她甚是喜愛,但仁公主當主公之事,老臣並不贊同。”
雖張?心意已決,楊林卻有後招,他徑直坦白了自己和仁公主之間的私情,道:“張大人,不才與仁公主情同意和,已行人倫之事,此事若是暴露出去,只怕不才和仁公主皆會喪命!”
張?對仁公主的喜愛有加,楊林便看準了這一點,以自己和仁公主之間的私情相告,迫使張?轉變心意。
仁公主尚未出嫁,便和楊林行苟且之事,礙於禮教,若是真傳揚出去,楊林和仁公主都不會有好下場,但是如果仁公主成為東吳的主公,是非評判掌握在她自己的手中,又有誰敢去指責仁公主和他人私通呢?
迫於無奈,張?答應力保仁公主為東吳之主,而楊林對張?也恭敬非常,因為張?是出於對仁公主的喜愛,才站在自己和仁公主這一邊的。
見楊林態度謙恭,張?也並無他話,只是說道:“楊兄弟,老臣舊病難醫,只怕活不了多久了,東吳之事,還勞煩你多多操勞,你果敢有謀,老臣不會看走眼,有你盡心輔佐仁公主,東吳立於亂世之中!”
說完之後,張?重重的咳嗽了兩聲,楊林精通醫理,知道張?已病入膏肓,雖對這位老者非常恭敬,但楊林自知醫不好他,於是也無話可說。
張?和楊林並沒有聊幾句,兩人就各走各路,楊林在行宮中繞了一個圈,在環視左右,並無人跟蹤之後,才來到木下宮中。
這裡正是仁公主的寢宮,仁公主在議政結束之後,就一直等著楊林的到來。
楊林徑直而入,仁公主端坐榻前。
見楊林來了,仁公主面有喜色,道:“楊林,你可算來了,我還以為你今天不來了!”
楊林道:“公主殿下哪裡的話,不才對公主甚是想念,怎會不來的?”
兩人之間,早有情愫,只是仁公主待嫁之身,所以頗為剋制。
但行刺孫權之事成功之後,仁公主心神不寧,急需安慰,見到楊林,便再也按捺不住,楊林也順水推舟,和仁公主苟合。
只是至那之後,仁公主逐漸發現,自己竟然離不開楊林了,每日如果不能見楊林一面,就食不知味,夜不能寢,只有見到了楊林,仁公主才會安心。
楊林也每日前來拜訪,與仁公主親親我我,至於木下宮裡的婢女們,對於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雖然兩人如膠似漆,但擺在兩人面前的,仍有一件大事需要做,那就是如何收買人心,助仁公主登上主公之位。
兩人盡力籌謀,楊林左右斡旋,最終在江東二張的支援下,仁公主成功登位,仁公主懸在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平和。
仁公主知道,若是沒有楊林的幫助,只怕自己早已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了,楊林正是帶給她平和心情的首席功臣。
“楊林,我做到了!現在,我終於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了!”
仁公主興奮得像一名小姑娘,在楊林的面前,她不用擺公主或是主公的架子,在楊林面前,仁公主才能夠敞開心扉來說話。
而楊林也沒有拘禮,他的身子靠得仁公主很近,能夠清楚的聽到仁公主的呼吸聲。
“公主殿下,不才很早以前就說過的,你的才幹不亞於兄長,東吳定能在你的治理下,迎來空前的繁榮!”
楊林頌揚著仁公主,不過仁公主早已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