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水軍大獲全勝,孫仁立即犒賞三軍,拿出自己準備好的金銀寶石,按殺敵人數對水軍將士嘉獎,軍士們高聲歡呼,士氣空前的高漲。
犒賞完畢之後,楊林隨孫仁回船上休息,孫仁道:“楊林,若是金銀賞完了,該如何是好?”
士兵們士氣高漲的原因,一是打敗了強敵,二則是得到了鉅額的獎賞,只是孫仁有些擔心,當前吳軍的軍餉和賞賜,已經遠遠超出了東吳的承受範圍,若是金銀用盡了,將士們已習慣了高額的賞賜,一時得不到,只怕會軍心不穩。
不過楊林卻安慰道:“仁,你就放心吧,我東吳雖然根基不深,但只消戰勝了曹操,我方的情況就會大為好轉,從今往後,我東吳的軍士,會是天底下最富有的。”
孫仁自然不知道楊林已經在著手準備以後的事情了,不過既然楊林已經如此說了,她還怎麼能不放心?
孫仁又道:“楊林,還有你的戰術,真是奇妙得緊,軍中諸將現在視你為天人!”
孫仁不住的讚揚楊林,就算她和楊林相處日久,知道楊林的本事,但是這一次,她卻依舊忍不住對楊林的崇拜。
楊林的戰術完全匪夷所思,而也竟能起到極好的效果,更加重要的是,他的戰術料敵先機,戰爭的程序,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臨場根本就不用指揮軍隊。
楊林笑道:“戰爭的主體,是兵而並非是將,將領在軍隊中發揮的作用越小,這支軍隊就越強大,真正的軍隊,如鐵板一塊,無論何人為將,都能勢如破竹!在水戰中,士兵的戰力尤為重要。
不過我也並非料敵先機,只是將曹軍的動向告知了士兵們,告訴他們,在遭遇什麼狀況的時候應當如何去做,軍士們在戰場上隨機應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孫仁聽得入迷,楊林又道:“其實,我的戰術,還有另外一個名字。”
孫仁立即問:“叫什麼名字?”
楊林道:“程式。”
孫仁不明所以,楊林所說的話,已經超出了她理解的範圍。
楊林解釋道:“所謂的程式,就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的執行方式,吳計程車兵們,就是程式中最小的程式碼,他們能夠應付戰場上的所有狀況,無往而不利。”
當然,有些話楊林並沒有對孫仁主公明言,那就是在他的程式中,無論是曹軍計程車兵還是東吳計程車兵,都只不過是他手中的棋子而已,既然是棋子,就是加以利用的,既然是棋子,就不必去考慮它的生存與否。
楊林將孫仁送回了房間,自己卻沒有立即回去,而是去拜訪了另一個人。
此人正是諸葛亮!
諸葛亮似乎也知道楊林會來找自己,於是並不詫異,而是招待楊林坐下,道:“楊大人果然非同凡人,你率領三軍,擊敗了數倍於吳軍的曹軍,當真是天神下凡一般。”
就算是沒有參與軍中的事務,但是諸葛亮也已經從兄長諸葛瑾的口中得知了軍隊勝利的訊息,而東吳軍士氣勢高漲,將領們更是對楊林稱讚有加,這些,諸葛亮自然也看在眼裡。
面對諸葛亮的讚揚,楊林卻顯得很謙虛,道:“諸葛先生謬讚了,在下只不過是稍佔了一些運氣罷了,若是諸葛先生親自出謀劃策,只怕曹操大軍早已被我軍殺得一個不留了。”
楊林恭維,而諸葛亮也有自知之明,道:“楊大人切勿誇讚亮,以亮的能力,就連阻擊曹軍也辦不到,又何能將曹操大軍殺得一個不留?若亮真有實力,絕不會讓曹操吞併荊州之地的。”
在亂世中,軍師的謀略,其實所能起到的效果並不大,諸葛亮如果有能力率領荊州之軍抵抗曹操,他也不會淪落到來東吳當人質的地步。
雖然諸葛亮自詡聰明,但是對於楊林的戰術,他卻是不甚瞭解,以至於對於楊林,他竟心生一種欽佩之情。
楊林笑道:“諸葛先生,我軍雖僥倖勝了一戰,但曹操大軍人數眾多,糧草又極為充足,若是與曹操大軍比耗,我軍大為不利,可是在短時間內,應當如何破曹?在下正是來向諸葛先生討教的!”
諸葛亮也笑道:“楊大人神機妙算,又怎麼來問我這個山野村夫?依亮之見,楊大人其實早有破敵之策了吧,楊大人此來,只是考考亮罷了。”
不愧是智多星,自己的想法,竟也瞞不過他。
於是楊林又道:“諸葛先生當真聰明,既然如此,我們二人不妨將自己的計策寫在手上,待會兒一同拿出來看,看看我倆想的破敵之策,是否一樣?”
諸葛亮答應了楊林,兩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