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敗因(1 / 2)

小說:混在東吳吃軟飯 作者:coxi

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兩軍交戰,將領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一支由強將率領的軍隊,可以戰勝比自己人數更多的敵人。

西楚霸王項羽,有萬夫不當之勇,因此他指揮下的軍隊,常常能以弱勝強,鉅鹿之戰,楚軍以六萬之眾,大破秦軍四十萬,彭城之戰,楚軍僅僅三萬之師,卻能打敗五十六萬的聯軍,殺得劉邦丟盔棄甲,此都是因為項羽勇猛無比,才能有此戰果。

但是在水戰之中,將領所能夠發揮的作用,卻遠遜於陸戰。

蔡瑁雖為主將,但是他的作用,也僅僅是發號施令而已,卻無法身先士卒作戰,而曹軍的其餘諸將,也多不習水性,在水戰中,發揮的作用甚微。

主船被燒,蔡瑁等諸將被迫棄船,一時之間,水軍無人指揮,於是只能任人魚肉,東吳的水軍如同是狼群一般的撲了過來,曹軍水軍士兵死傷無數,哀嚎連連,當蔡瑁終於能夠重新指揮軍隊的時候,士兵們早已經失控了。

於是蔡瑁不得不下大了撤軍的命令,而他所率領的七萬大軍,已經被殺得只剩下兩萬人了,東吳水軍大獲全勝!

蔡瑁帶著敗兵,逃回了烏林,曹操震驚不已,己方的水軍雖然不及吳軍嫻熟,但畢竟人數眾多,怎麼會遭到如此慘敗的?

軍士死傷慘重,自然要找一個背黑鍋的出來,曹操下令革掉了蔡瑁的軍職,將他收押候審。

但是水軍是如何慘敗的,曹操依然無法想通,便找來了出戰的將領們,務必要將慘敗的原因找出來。

張允不敢隱瞞,將曹軍慘敗的經過原原本本道出:“丞相,東吳水軍還未與我軍碰面,就向上遊逃竄,蔡將軍下令追擊,幾十艘小船船速較快,與後方船隊脫離,吳軍趁機調轉船頭,與我軍肉搏,敵人善打水戰,又人數多於我軍,是以那幾十艘小船上的軍士全部陣亡。”

曹操道:“孤軍深入,必定為先,蔡瑁竟連如此簡單的道理都不懂,竟然還領兵出征,實在是應有此敗。”

張允又道:“敵軍佔了便宜,便又即刻逃走,我軍吃了虧,卻也追之不上,於是末將便建議蔡將軍,趁地方主力空懸在外,攻擊吳軍水寨,蔡將軍依末將之言行事,可是我軍方一調轉船頭,敵人就殺了一個回馬槍,我軍猝不及防,又輸了一陣。”

曹操道:“趁敵方空虛而襲,想法卻是不錯,但以戰力薄弱的後軍去迎擊對方的主力,卻是兵法之大忌。”

張允聽得戰戰兢兢,水軍調頭,的確是他的主意,若是曹操怪罪下來,自己恐怕要擔責,所幸的是,曹操並未追究,張允才敢繼續往下說。

“我軍陣腳大亂,蔡將軍命前軍回來攻擊吳軍,但吳軍船快,轉眼間我軍又追擊不上,而再當我軍發現東吳水軍的蹤影之時,敵軍已經開始攻擊我軍主船,而主船護衛薄弱,便給了敵軍可乘之機,敵軍小船撞向我軍主船,使我軍主船燃燒,蔡將軍被迫下令棄船。

主船被燒,蔡將軍無法指揮水軍,東吳水軍趁勢而上,向我軍圍攻,我軍將士陣腳大亂,根本就無法抵擋,待蔡將軍重整旗鼓,欲反撲之時,我軍已死傷大半,再已無力還擊,只能撤退了。”

張允所說的非常客觀,曹操皺著眉頭將軍隊慘敗的過程聽完,但是,張允所說的只是片面之言,至於兩軍交戰中的一些細節,曹操還不是很清楚。

曹操將頭轉向了張遼的方向,問道:“文遠,你當時在場,你對於慘敗有何看法?”

此次的水戰,張遼雖不是指揮官,但他畢竟是曹軍大將,臨戰經驗豐富,曹操想從他的口中得知一些可靠的情報。

而張遼也不負曹操所望,他雖然並未參與指揮,但是他心思縝密,自然能看見蔡瑁、張允二將看不見的東西。

張遼道:“主公,此次兵敗,末將以為,一敗於戰術,二敗於船隻上。”

曹操道:“願聞其詳。”

張遼又道:“起先,敵軍向上遊逃跑,我軍追擊,可是蔡將軍輕敵,只是下令追擊,卻並未提防敵軍反擊,吳軍向上遊逃走,我軍追擊,他們調轉船頭,向我軍發難,吳軍順流而下,我軍逆流而上,自然無法躲避,此處便輸了一陣,後我軍動向,全在敵軍的掌控之中,敵軍處處攻我軍軟肋,令我軍猝不及防,遭遇大敗。

再者,敵軍的船隻,顯然是改造過的,速度比我軍的快,尤其是艨衝,內藏火油,待撞上我軍戰船,便隨即燃燒。”

曹操問道:“文遠,你說東吳的船隻比我軍的快,可知道他們是用的何種戰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