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備思前想後,才知道蝗蟲之患本就是天災,非人力所能為,將罪名汙攀到東吳頭上,實屬不易,因此,備才提議兩軍議和,從此以後,吳蜀依舊是盟友的關係,曹操依舊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劉備一番煽情的語言,但是卻並沒有打動楊林。
楊林開口說道:“劉皇叔,雖然吳蜀曾是聯盟,但你們卻背信棄義,對盟友出兵相攻,我東吳的商人,只怕日後再也不敢去蜀中做買賣了。你們不義,我東吳只是正當防衛,與蜀軍相距於長沙。
說打仗的是你們,現在說不打仗的也是你們,劉皇叔,你們何以取信於天下?因此。此次的議和,劉皇叔,你們定要給我東吳一點好處才是。”
劉備道:“現我蜀中遭災,楊大人切勿獅子大開口。傷了兩家的和氣。”
但是楊林卻道:“劉皇叔不必緊張,我也是知道的,蜀中一帶遭了蝗災,你們現在連百姓們可以吃的糧草都拿不出來了,我又怎麼會變本加厲呢?不過糧食和錢財拿不出來,城池總可以拿得出來了吧?我東吳的意思,便是請劉皇叔將荊州之地割讓給東吳,以此來換取兩家的和平,如何?”
“你……”
劉備一聽,氣得站了起來。
這不是獅子大開口是什麼。一句話,就想要荊州九郡,要知道,自己可是花了不少的勁力才將荊州從曹軍的手中奪回來了,要拱手相讓。這怎麼可能?
楊林道:“既然劉皇叔捨不得荊州,那麼這場和談,也暫且作罷吧!”
楊林欲起身離開,劉備頓時慌了,忙道:“楊大人請留步,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商量商量的。”
於是劉備邀請楊林再次坐下。兩人繼續相商。
縱然是假意議和、擊其暮歸的策略,但是若是真的以荊州來作為誘餌,就連劉備自己,也有些捨不得的。
因此劉備在心中反覆的強調,這只是權宜之計,在這麼想了之後。劉備對於荊州的領土也不太在意了。
荊州九郡,若是全歸了東吳,無論是劉備本人還是朝中的重臣,都會捨不得的,因此劉備說道:“楊大人。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備取荊州,只不過是為了他日的北伐做準備,今日,荊州九郡,備是不會全交給東吳的,不過若只是南方的郡縣,那麼備倒是可以送於東吳。”
劉備說得合情合理,荊州是戰略要地,不可以輕易讓給別人,以劉備的立場上來看,將荊州的一半分給東吳,倒是可以的。
做戲也要做得足,當楊林也同意以一半的荊州為條件與蜀軍議和的時候,劉備都快要哭出來了。
兩人計議已定,中分荊州,南郡、零陵、武陵以西歸劉備所有,長沙、江夏、桂陽以東歸東吳所有。
楊林又拿來了和約,將議和的條款都寫在上面,一式兩份,讓劉備署上自己的名字。
劉備心裡面想著,這可是在演戲,因為遲早會出爾反爾的,因此也便毫不猶豫的署上了自己的名字,楊林在劉備署名之後,也在紙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
兩人將和約收好,各自儲存。
在楊林回了營帳之後,便商議著退兵的事情了,程普決定第二天便走。
而另一方面,劉備軍也在積極的斡旋,等著吳軍撤走,背對著劉備軍的那一刻,便是最好的進攻的機會!
第二天,東吳軍推兵,程普命令收拾行囊,回柴桑去。
軍隊浩浩蕩蕩開拔,大約走出了三五里的樣子,卻突然聽見身後有喊殺的聲音。
有人忙稟告程普,道:“將軍,大事不好了,劉備軍見我軍開拔,後翼空虛,已經派人殺過來了!”
程普一聽,頓時大怒,道:“好你個劉備,竟然做出如此齷蹉的事情,你空有皇叔的名號,卻如此的卑鄙如此,從今往後,你又如何取信於天下?”
若是不極早部署,只怕東吳的軍隊會被劉備軍殺得片甲不留,於是程普命令全軍準備迎敵,不過程普也是知道的,匆匆忙忙的迎敵,與敵人早做好了準備相比,要差得太多了。
不過程普卻也無可奈何,想要將命令傳達下去。
但是楊林卻阻止了程普,道:“程將軍,你繼續率領著士兵們撤退就可以了,至於其它的事情,不需要去過問。”
程普驚道:“楊大人何出此言,若是任由蜀軍亂來,只怕我軍會全軍覆沒的。”
楊林搖搖頭,道:“程將軍不必如此驚慌,全軍覆沒的事情,是斷然不會發生的,你只管帶著自己的軍隊撤退,至於抵禦蜀軍的事情,就交給近衛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