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擊敗袁紹等強敵,坐擁北方的廣袤土地,可是卻沒有人想過,縱然是再富足的人家,也經不住肆意的揮霍,我方因為屯田而變得強大,卻也正是因為屯田,使得我們忘乎所以。
赤壁之戰中,我方已元氣大傷,本應當休養生息,但是卻又厲兵秣馬,準備西北的戰事,而正巧不巧,東吳軍又偷襲我後方,合肥之戰一打就是一年多,使得我軍的實力又大為損耗。
合肥之戰後,我軍又進攻馬騰、戰張魯,此兩方豪雄,也不是好惹的,雖然我軍最終獲勝了,但是卻又損耗了不少。現如今,壓垮老牛,只欠最後一根稻草。河間的亂事,看似在於幾位失職的官員。其實際上,過錯皆在於我們自己。
若非西涼的戰事,若非強制性的、徵集軍糧,若非官員們報喜不報憂的做法,又豈會導致今天亂事不可收拾的地步?”
司馬懿說一句,重臣們的心就跳一下。
天啊,司馬懿他不要命了?竟然在盛怒的曹操面前說出這樣的話來,他難道不怕曹公一怒之下將他推出去砍了嗎?
明明是一件地方官員們失職引起的叛亂。司馬懿卻強詞奪理,推到了曹操自己的頭上。
正如群臣們所料,曹操在聽到了司馬懿的話之後,氣得肺都要炸掉了,可是在朝堂之上,曹操是不會殺耿直進言的臣工的,於是曹操說道:“仲達所說,雖然也有道理,但是事若真如你所說的那樣環環相扣,豈不是從一開始。孤就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了嗎?
此次叛亂,是*,只是偶然事件。並非積重難返之事,仲達之言,實在是多慮了而已。”
曹操在朝堂上氣定神閒,輕描淡寫的否定了司馬懿的說法。
司馬懿自然是不會被曹操給殺掉的,但是眾臣們都知道,雖然曹操不會殺司馬懿,但是司馬懿這輩子,就僅僅是憑他說的這一番話,他就斷然不可能再被曹操重用了!
當然。群臣們心裡面清楚,司馬懿自己的心中自然更加的清楚。
在曹操宣佈退朝之後。司馬懿獨自一人行走,期間並沒有任何的臣工來向司馬懿打招呼。世態炎涼,可想而知。
不過司馬懿並沒有覺得失落,反倒是面露笑容。
此時的司馬懿,已經和東吳打得火熱,正如楊林所要求的一樣,司馬懿已經成為了東吳所不可或缺的幫手了。
楊林派到北方來的,那混入到曹軍內部的五千東吳的近衛軍,此時全在司馬懿的指揮之下,司馬懿非常看中這支驍勇善戰的部隊,要知道,若是禍起蕭牆,這五千騎兵在曹軍的內部作亂,可比數萬大軍從外部進攻要厲害許多!
這邊,曹操調兵遣將,平息暴亂,忙得焦頭爛額,另一邊,東吳君臣的生活卻過得有條不紊。
此時的楊林,正帶著主公孫仁來到了鍛造房。
所謂的鍛造房,正是鍛造兵器的地方,由於天氣寒冷,孫仁穿著一身的絨皮大衣,不過在進入鍛造房內,氣溫卻陡然升高,孫仁不得不脫掉了大衣,楊林便將孫仁脫下來的大衣遞給了身後的隨從。
這兩名隨從,是從近衛軍中精心挑選出來的,既可以鞍前馬後的伺候,也可以保護孫仁的安危。
不過孫仁對於兵器的鍛造,並沒有太多的興趣,便道:“楊林,你今日帶孤到此地來,究竟是為了何事?若是無趣的勾當的話,孤可就回去了。”
在楊林面前,孫仁難得一次的撒一次嬌,不過由於身邊人多嘴雜,她還是以“孤”自稱。
楊林笑道:“主公,微臣帶來的地方,豈會是無趣的?微臣可是知道主公自小就喜歡舞刀弄槍的,因此,今日特地讓主公來見識一柄神兵利器的誕生。”
孫仁笑道:“神兵利器哪裡能這麼容易就打造出來的?須得上好的精鐵,也需煉造相當長的時日,這短短的時間,哪裡能夠鍛造出神兵利器?”
孫仁的說法,楊林卻並不認同,道:“主公,究竟是何神兵,待會兒一看便知。”
於是孫仁不再言語,和楊林一道,忍著灼熱,看鑄劍的師傅如何將一名劍鍛造完成。
這名師傅是東吳屈指可數的鑄劍師之一,東吳的諸多將領的兵器,都是由這位鑄劍師鑄造出來的。
雖然打造複雜的兵器需要時日,但是若只是一柄簡簡單單的長劍的話,那就花不了多少的時間。
只見鑄劍師將燒得滾燙的鐵水流入到模型當中,在經過冷卻,劍的形狀就形成了,再經過了冷卻,就能夠將劍刃拿出,並且再進行精加工。
只聽得“叮叮!”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