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撤軍(3 / 4)

小說:混在東吳吃軟飯 作者:coxi

,吳蜀再次議和,劉備雖然是一臉的鬱悶,但是楊林,卻是非常得意。

實際上在兩家議和的和約上,所涉及的內容並不多,其一就是東吳對蜀中的糧食援助,其二便是東吳對於荊州的管制權。

當楊林將自己和劉備所議定的內容稟告了主公孫仁之後,孫仁也毫不推脫,徑直同意了楊林的決議。

因此楊林和劉備簽訂協議,同樣是一式兩份,同樣是用上了印璽。

劉備一臉苦瓜臉就回去了,而楊林則興高采烈的回營,隨即便商議著撤軍的事情。

而後孫仁便派來了東吳的官員,前往荊州赴任。劉備手下的官員們,一見到主公已經失勢了,哪裡敢刁難東吳的官員。忙將政事交接,隨後便離開了。

如此一來。東吳便接管了荊州九郡。

大軍回到柴桑,孫仁率領文武官員們出城相迎,軍隊凱旋,享受了英雄般的待遇。

尤其是楊林所率領的近衛軍,更是被所有人奉為天人!

起初這支部隊,並不為人所知,只有在主公孫仁偶爾的言語中,群臣們才知道。原來主公正在訓練一支名為近衛軍的騎兵,而負責訓練的人,則是東吳的長史楊林。

一支軍隊,從組建開始,再到訓練,再到上戰場,一般要花上三到五年的時間,就像是東吳的水軍,昔日周瑜訓練這支水軍,可以說是非常刻苦。所以東吳的水軍才能夠所向披靡,最終在赤壁之戰中擊敗了強大的曹軍。

但是這支近衛軍,從組建到上戰場。卻只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而且這支騎兵部隊所展現出來的強大的戰鬥力,卻是其它的軍隊所沒有辦法媲美的。

因此,這支軍隊,被人吹得神乎其技,更有人將這支軍隊說成是“天兵天將”,令人頂禮膜拜。

當然,太多的光環,也沒有影響到這支近衛軍的整體安排。

孫仁在犒賞了近衛軍之後。就讓近衛軍們前往秣陵,繼續操練。而現如今,孫仁所派去的能工巧匠已經開始在秣陵築城了。遷都的前期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除了近衛軍之外,楊林作為立首功之人,其人氣,也在柴桑城內漲到了極致。

現在,誰還會說楊林是說書先生出身?誰還能說楊林身份低賤,有失禮儀?

程普等軍中眾將,對於楊林的評價,毫無疑問的全是褒揚之詞,程普當著群臣的面,道:“楊大人機智過人,縱觀天下,恐無人能出其右,近衛軍的實力之強,是楊大人的功績!”

除了參加了長沙之戰的將軍們,就連並沒有派得上用場的甘寧,也躍躍欲試。

甘寧毫不隱晦的表達了自己對於近衛軍的興趣,說自己雖然是軍中將領,但是在率兵打仗方面,卻顯然是不如楊大人的,懇請主公孫仁,將他調入近衛軍中任職,在這支軍隊中,哪怕是隻當一名小小的騎兵隊長,甘寧也感激涕零。

當然,甘寧如此說,並不是真的想去近衛軍中當一名小小的軍官,而是因為甘寧發現,他如今已經進入到了瓶頸的階段,無法再提升了,而若是自己能夠在近衛軍中任職,說不定自己又會成長了。

不過可惜的是,孫仁並沒有答應甘寧去近衛軍中任職的要求,孫仁說道:“甘將軍勇猛無比,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東吳的軍隊,將軍各司其職,甘將軍若走了,只怕軍隊會亂套,而近衛軍是騎兵,甘將軍去了之後,用處並不顯眼,是大材小用了。”

除了軍中的將領之外,文官們自然也表達出了對楊林的佩服之情。

就連一直對楊林看不順眼的張昭,也在孫仁的面前,當眾讚美楊林,道:“楊大人之才,可比周興八百年的姜子牙,可比漢興四百年的張子房,有了楊大人的輔佐,相信主公之事,必定可成!”

諸葛瑾還特意將楊林邀請到了自己的家中,述說舊事。

對於蜀軍的大敗,諸葛瑾雖然對自己的胞弟感到惋惜,但他畢竟是吳臣,既然是吳臣,那麼自然是要以東吳的利益為重。

長沙之戰的大勝,使得荊州回到了東吳的管轄之中,如此一來,楊林與諸葛瑾的三年之約,已經實現了,雖然事實上楊林拖延了一些時間才完成任務,但是諸葛瑾又怎麼會鑽如此的牛角尖呢?

在自己的家中,諸葛瑾向楊林道歉,道:“楊大人果然是神人,竟能夠以此種方式奪回荊州,現在,不僅荊州重回我東吳的管轄,就算是西蜀,也成為了我東吳的附屬,如今的蜀中,根本不敢對我東吳說半句不字,若是劉備再敢輕舉妄動,我東吳只要斷了他們的糧食,他們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