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舊賬(2 / 4)

小說:混在東吳吃軟飯 作者:coxi

蜀軍兵敗的訊息傳到蜀中各地,饑民們的暴動變本加厲,多個地方的官府根本就沒有辦法平息暴動,地方官逃命去了,城鎮也就失控了。

更有甚者,雲南孟獲見劉備大勢已去,便立即宣佈自立,不再聽成都城內的號令,自立為王。

現在的蜀中,已經亂成一鍋粥了,若劉備再不出面調停,只怕蜀中將成為人間地獄,諸葛亮雖然是能臣,但畢竟不是蜀中的主公,因此對於蜀中一帶的亂象,他實在是無能為力……

建安十八年,十二月。

年關將近,天寒地凍,荊州一帶的日子,並不好過。

因為預見到天氣會很寒冷,因此程普早已命人做好了過冬的打算,軍士們的保暖棉衣,從柴桑城內一件又一件的送來,軍士們靠著棉衣,抵禦寒冬。

城外的東吳軍士有棉衣的待遇,但是城內的蜀軍士兵,卻沒有那麼好命了。

益陽城內物資貧乏,別說是棉衣棉褲了,就連糧食,也快要吃完了。

因此城內軍士,餓死的餓死,凍死的凍死,城內慘象。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夠感受得到。

守城計程車兵們,都認為東吳軍隊會一直等到城內的人全都餓死,因此人心惶惶。而劉備命法正來激勵軍士們,不讓軍士們譁變。

益陽城內的局勢,楊林可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在此時攻城的話,不需要耗費太大的精力,就能夠將益陽城拿下,生擒劉備,劉備手下的諸位猛將,也會被一鍋端。

但是楊林卻並沒有下達進軍攻城的命令,反倒是在益陽城外組織軍士們玩起了雪。

東吳的軍士們兵強馬壯、其樂融融。和城內的蜀軍士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又過了幾日,一輛馬車來到了東吳軍隊的營寨外,馬車上的人,遞給了楊林一張名帖。楊林見了名帖,便邀請那人到自己的營帳裡坐。

來人正是諸葛亮,由於蜀中一帶的局勢危急,諸葛亮早已坐不住了,他在成都城內偽造了一個自己依舊在主政的假象,而自己,卻喬裝改扮。來到了位於益陽城外的東吳營寨。

楊林一見諸葛亮,頓時倍感親切,道:“自從荊州一別,一過已是數年,諸葛先生依舊神采不減當年,實在令在下佩服。遙想在下與諸葛先生在赤壁共商破敵之計、在華容道上共賞曹操倉皇北逃,就猶如是昨日之事。”

楊林對諸葛亮敘舊,只說好聽的話。

但是諸葛亮自己也知道,自己和楊林是敵非友,因此不管楊林說再多的好話。諸葛亮也聽得頗為刺耳。

蜀中最大的敵人,不是孫仁,也不是曹操,而是眼前的這名頗為年輕的東吳長史,雖然諸葛亮明知道這一點,卻還是讓最不願意發生的事情發生了,如今蜀中一帶已經亂了套了,除非東吳肯手下留情,不然的話,只怕劉備的政權即將覆滅。

於是諸葛亮說道:“楊大人,亮此次來,是為了主公求情的,昔日我主劉皇叔,的確做了許多不道義的事情,赤壁之戰中,東吳冒著滅國的危險,趕走了曹操的大軍,但是東吳,卻對於荊州沒有半點渴求,反倒是劉皇叔以訊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兵,侵佔了荊州的領地。

此是劉皇叔的過失,因此遭來惡報,望東吳不計前嫌,與劉皇叔重歸於好,兩家共同抗曹!”

總的來說,孫劉兩家的矛盾,皆出自於荊州,諸葛亮自己心中也很清楚,正是因為劉備強奪了荊州之地,才遭來東吳的記恨,而東吳的記恨,其報復的手段卻是非常的,東吳謀劃了許久,終於得逞了。

若是東吳的計策沒有成功,那麼諸葛亮自然不會如此低三下氣,但是現如今,形勢逼人,諸葛亮也不得不向楊林求情。

楊林笑道:“諸葛先生,我東吳以舉國之兵,拒曹操於赤壁,此時保護了劉皇叔,可是赤壁之戰中,諸葛先生卻干擾我軍追擊曹軍,這實在是有違盟友之名。”

諸葛亮慚愧道:“此是亮的主意,與主公無關,曹操新敗,若戰死於赤壁,那麼東吳必將趁勢進攻,豪取江北之地,那麼劉皇叔想要興復漢室,必將難上加難,因此亮才建議主公出兵幫助曹操脫身。”

楊林又道:“是你們率先背叛盟友的,因此,你也別怪我在蜀中一帶用麻雀作誘餌,促成了蜀中的蝗災,如今,蜀中一帶顆粒無收,劉皇叔的益州牧之名,已經名存實亡了。”

既然是在諸葛亮的面前,楊林也並不隱瞞是自己促成了蜀中的蝗災,諸葛亮在聽到“蝗災”二字之後,不由得心中一顫。

這兩個字,是蜀中衰敗的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