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七月。
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了漢中之地,西川的劉備看不過去,趁著曹操立足未穩之際,以張飛、黃忠為將,諸葛亮、法正為軍師,直撲漢中,曹軍將領夏侯淵、張郃固守陽平關,劉備軍一時無法攻破。
雙方相持三月有餘,卻終不能見結果。
十月,曹軍進攻西涼馬騰,形勢卻有變化。
西涼之地畢竟貧瘠,雖馬騰擁兵自重,但卻無法長久,一旦與曹軍相持,要不了多久,就會無法堅持下去。
自張魯大意吃敗仗之後,相助於馬騰的羌軍,見已無利益可圖,便心生去意,終於於十月,棄馬騰於不顧!
馬騰失了羌人的支援,在兵力上少了大半,縱然馬超天生神力,也是沒有辦法維持,馬騰率眾死守,以求曹軍出錯,但是曹軍臨戰經驗豐富,哪裡那麼容易出錯,破城也只是遲早之事。
如今的成都城內,除了商人們的買賣之外,還有另一件事情,那就是來自於漢中與西北的軍情。
在劉備的宣傳攻勢下,蜀中一帶的民眾,都將曹操當做是蜀中的頭號敵人,能夠擊敗曹操,是民眾們最高興的事情。
當然,劉備軍與曹軍的征戰,東吳方面並不感興趣。
對於東吳商會的主席吳湘來說,他最關心的,便是東吳的國宴是否能在成都城內繼續的推行下去。
這是吳湘來到蜀中之前,楊林特別囑咐過的事情,楊林對吳湘說,東吳的國宴關係到東吳的氣數,吳湘自然不敢掉以輕心。
所幸的是,在與法正的交涉之後,西川之主劉備對於東吳的國宴,只是提出了一些警告而已,而東吳餐館。能夠繼續經營下去。
現如今,蜀中的大事,正是進攻漢中一役,連法正這樣的重臣。也被派去了前線,因此,劉備對於成都城內的事情,無論是商人們的往來也好,還是東吳餐館所使用的香料也好,都沒有心思再過問了。
而在柴桑城內,卻是一片安靜祥和的局面。
東吳周邊,沒有任何的戰事,整個東吳能夠修養生息,這也是孫仁的基本國策。孫仁近些日子所公佈的一系列的政策,都是有利於發展生產的。
現在的東吳,正在一天天的強大起來,比起以往孫權當政的時候,其強盛的程度。可不止一點兩點。
在旁人們看來,這些都是主公孫仁執政有方,只有少數的人知道,孫仁的國策,實際上都是出於楊林之手,楊林才是真正的東吳繁榮的奠基者。
不過最近楊林的日子卻有些苦惱,因為他曾經誇下海口。向他人許下承諾,現在承諾的期限已經到了,楊林卻沒有辦法給別人一個說法。
當年楊林去荊州,將西川的地圖獻給了劉備,雖然以此為契機,楊林和劉備簽訂了互不侵犯的和約。但是對於東吳來說,楊林的做法,毫無疑問是一種背叛的行為。
因此諸葛瑾對於楊林頗為不滿,而楊林為了安撫諸葛瑾,才在他的面前許下了三年之內取下荊州的承諾。楊林還說,若是三年之內取不了荊州,便將自己的這條命交到諸葛瑾的手中。
可是……
“楊先生,當年正是建安十四年,而此時已然是建安十八年,三年之期早已過了,而如今,吳蜀已經聯盟,怎能束甲相攻?東吳要奪取荊州,無兵馬動作,如此下去,荊州還是在劉備的手中。”
諸葛瑾舊話重提,但是對於楊林,也並沒有加以要挾,楊林聽得出來,諸葛瑾雖然明裡是在說三年之約,但事實上,卻是另有目的的。
於是楊林說道:“諸葛先生,在下實在有愧於你,雖然許下三年之約,但是卻不想世事難料,當下局勢複雜,雖然也有所部署,但是要如願以償,卻還需要花些時日,還請諸葛先生寬限幾天。
在下的性命,暫且記在諸葛先生那兒,若在下真的無法將荊州收回來,那就任憑諸葛先生處置!”
楊林在說此話的時候,實際上也是知道了諸葛瑾的真實想法,諸葛瑾也並沒有繼續以三年之約來說事,而是轉移了話題,道:“楊先生,雖然我並不知道你的計策,但是如今,對於我東吳來講,卻是最佳的取得荊州之地的機會!
劉備自從與我東吳結盟之後,對於荊州一帶的守衛,倒是非常的薄弱,荊州的城池,並無強將駐守,要取荊州,對於我東吳來說並不難。況且我東吳軍士,當下士氣正盛,再加上主公著力培養的近衛軍,我軍的實力,遠勝於荊州軍士!”
——這才是諸葛瑾的真正目的,他找楊林所說的三年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