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西涼馬騰的戰事,處於焦灼階段。
因此,曹操不得不接納了司馬懿所提的建議,在己方領地範圍內增兵,以解燃眉之急。
當下曹操的大部分兵力都用在了對西北一線的作戰,但是還是有小部分的兵力曹操不敢輕易調動,那就是在東南一帶防禦東吳軍隊的兵士。
赤壁之戰,曹操一直心有餘悸,因此對於東吳頗為忌憚,就算是已經與東吳結盟了,曹操卻還是不敢將全部的兵力都用於西北一線作戰,所以,徵兵實屬無奈之舉。
此次的徵兵,時間緊迫,不過負責招兵之人,也就是司馬懿,卻是一位非常能幹的人!
短短的五天時間,司馬懿就為曹操募集了五千人。
此五千人,雖然相較於戰爭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在戰爭處於膠著狀態的時候,這五千人的兵馬,很可能能夠起到奇效!
司馬懿原只是一名小小的侍郎,曹操對此人並不待見,但是在徵兵一事中,司馬懿卻顯出了難得的才能,於是曹操便封司馬懿為偏將軍,命他帶著自己所招來的兵馬加入到西北一線的戰爭。
曹操命司馬懿的五千兵馬為奇兵,在張魯出兵之時,攻其不備。
而司馬懿也是如此去做的,他率領五千新兵,果敢衝入敵陣之中,將張魯的部隊攪得一團亂。
張魯本就不是帶兵之人,全憑著一股子衝勁兒才將曹操逼至絕境,若是陷入逆境,他就不會打仗了。
初戰敗陣之後,張魯只能逃走,他一逃走,曹軍從身後緊跟不捨,一路追殺,當張魯逃回漢中時。兵馬只剩下十分之一。
曹軍再一次追殺過來,張魯不得不投降了。
於是漢中之地,瞬時便成為了曹操的囊中之物。
張魯已敗,對於西涼的馬騰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曹操也見到了勝利的曙光,於是加緊了攻打西涼,形勢處於一邊倒的局面。
曹操取了漢中的訊息傳到了成都,對於成都是一個不小的震撼。
之前劉備並不懼怕曹操,是因為曹操若想取成都,需要越過漢中的屏障,但是張魯投降後,形勢就急轉直下,現在,曹操若是想進兵西川。他隨時都可以。
於是劉備命人商量對策。
李嚴奇怪道:“主公,原本曹操受馬騰與張魯夾攻,正處於兩難之地,不日之後便會退兵,因此才被迫徵兵。但是沒想到。曹操只徵到了五千兵馬,竟然能夠起到奇效,五千兵馬就隨即改變了戰局,痛擊張魯,逼迫張魯將漢中之地拱手相讓。”
法正卻道:“戰爭原本就是瞬息萬變的,只可惜張魯並非良將,縱然是坐擁漢中之地。但滅亡只是遲早的事,張魯與主公比起來,只怕千差萬別,今漢中已落入曹賊之手,主公,以微臣之見。當趁著曹操在漢中立足未穩之際,將漢中從曹賊的手中奪過來!”
的確,現在曹操面前最主要的對手,還是位於西北的馬騰,在擊敗了馬騰之後。曹操才可以騰出手來攻打其他人。
也就是說,現在的曹操雖然得了漢中,但是漢中一帶的防守必定非常薄弱,對於劉備方來說,這是取得漢中最好的機會!
劉備便問道:“股心意已決,當出兵漢中,試問一下,誰可為將?”
於是眾位將領都站了出來,道:“我願為將!”
劉備一看,站在最前面的,竟是老將黃忠,黃忠雖老,但是頗有廉頗之風,劉備對此位老將也頗為照顧,無論是在俸祿方面還是在宅邸方面,都比其他將領的好。
當然,劉備之所以厚待黃忠,是因為黃忠是可用之將,至少在蜀中內部,能勝過黃忠的將領,卻沒有幾個。
劉備道:“既然黃老將軍願意領兵出征,孤深感欣慰,只是不知,何人可為軍師?”
法正建議道:“主公,諸葛先生足智多謀,若是他隨軍出征,必定能夠勢如破竹!”
實際上劉備正有要諸葛亮隨軍出征的意思,沒想到法正如此的心領神會,竟然當眾說出來了。
於是劉備便問諸葛亮道:“孔明,孤欲讓你作為軍師,領軍出征,直取漢中之地,依你之見,如何?”
若是在平日裡,諸葛亮自然會一口答應,但是今時今日,諸葛亮心中卻有一個未解的疙瘩。
因此諸葛亮說道:“主公,隨軍出征,本是亮義不容辭之事,但今時今日,我方之大敵,並非曹操,而在蕭牆之內,故而亮想繼續在成都安守,還請主公准許!”
劉備一愣,沒想到諸葛亮會說出如此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