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東吳來說,是否忠於漢室,這倒是有所說辭的。
比如說。東吳私造貨幣,這對於漢室來說,就是一件等同於忤逆的事情。連這樣的事情都做得出來,東吳方面又怎麼會被曹丕篡漢的行為所激怒呢?
反倒是劉備方面。他身為劉皇叔,自然對漢室是忠心耿耿,一旦漢獻帝被迫讓位,那麼劉備定然會有所行動。
對於東吳來說,雖然出兵江北欠缺理由,但是劉備的理由可是非常的充分,關鍵是劉備這位劉皇叔,是否會毅然攻打曹丕?
孫仁道:“現在劉備已經取了漢中之地。距離曹魏的核心城鎮,就只有一步之遙,只要劉備想,就一定會去攻打曹丕的,只不過,以劉備現在的實力,他要攻打曹丕,實在是有些困難。”
孫仁也舉棋不定,群臣們議論紛紛。
見群臣們再怎麼商議也商議不出一個好的辦法出來,孫仁便也只有將問題拋給楊林。
孫仁問道:“楊林。你怎麼看?”
楊林向孫仁深深的鞠躬,道:“主公,以微臣之見。讓劉備去攻打曹丕,斷然是不可能的。”
孫仁奇道:“楊林,你何處此言呢?”
楊林道:“雖然大義當前,但是劉備這位劉皇叔,卻並不一定要出兵曹魏,其原因,在於劉備手下的謀臣中,也有深謀遠慮之人,這些謀臣。是斷然不可能讓劉備被我東吳再次利用的,他們只可能勸劉備切勿輕舉妄動。若是要進兵江北,必定要東吳先動手。
當然。對於這場戰爭是否能夠取勝的疑惑,也左右著劉備的決定,縱然是劉備心甘情願的被我東吳所利用,但是一考慮到曹魏的兵力強勁,手底下猛將眾多,劉備孤軍深入,又在別人的地盤上,其取勝的機率非常小,所以,劉皇叔是不會出兵曹魏的。”
楊林說得頭頭是道,令在場的諸臣們信服。
不過楊林接下來要說的話才是重中之重,只聽得楊林說道:“主公,還有一點,也是劉備不可能進攻曹魏的原因。”
孫仁忙問道:“究竟是何原因?”
楊林又道:“現在漢獻帝被迫退位,被封為陳留王,若是劉備攻打曹丕,其名義,必定是要將陳留王再次保為漢室的天子,可是,你們認為,劉備是這樣的人嗎?”
群臣頓時陷入沉默之中,劉備他雖然名為皇叔,雖然名義上仁義道德,其實他的所作所為,卻根本是厚顏無恥。
就拿荊州來說,這荊州原本是劉表的土地,劉表逝世之後,便將荊州傳給了劉琦,劉琦在赤壁之戰後,原本可以重振旗鼓,但是卻不想久病纏身,因此沒過多久就死了。
無論劉琦的死因是否與劉備有關,總之,劉備在之後的表現,根本就不太厚道了。
他以劉琦的名義,攻佔了荊州的土地,但是日後,卻自封為荊州牧,並沒有見荊州的土地劉備劉表的子嗣們。
因此,從荊州的事情中就能夠看出來,劉備他根本就不是一個願意為了漢獻帝而戰的人,所以,楊林便有了如此的推斷!
楊林道:“依微臣之見,劉備是不可能出兵曹魏的,因為出兵曹魏,對他來說根本就沒有半點的利益,而劉備本人,倒是可以利用漢獻帝被迫退位這一點,再多做一點文章。”
孫仁問道:“劉備會做些什麼文章呢?”
楊林又道:“劉備自命為漢室宗親,自然會對漢室天子的寶座有覬覦之心,若是漢獻帝不在了,他定然會將漢室天子的名號給奪過來,所不同的是,這一次,漢室的都城卻是在成都了。”
所謂一言點醒夢中人,東吳的群臣,經過了楊林一系列細緻的分析之後,也終於明白了大勢。
劉備此人,讓他去向曹丕發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他一定會藉著漢獻帝被迫退位的機會,使自己的地位更進一步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