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城內的治安是非常好的,百姓們家中都富有,因此也不會出現小偷和強盜。
聽到最後,曹丕不由得嘆了一口氣,東吳如此的富有,那麼縱然是自己滅了蜀國,他日與東吳一戰,也很可能並不輕鬆……
所謂一客不煩二主,曹丕索性就向司馬懿詢問他有什麼良策,能夠使曹魏如東吳一般富有?
司馬懿見機會來了,便道:“陛下,東吳的繁榮,全靠商人,商人們買進賣出。能夠活躍本地的貿易,而東吳的官府,又能夠從商人們的貿易中獲得稅收的利益。商人們越來越富有,國家也越來越富有。加強商旅貿易,的確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事實上司馬懿自己對於經濟也是一竅不通,這些話,全是楊林教他說的。
楊林告訴司馬懿,若是有機會,一定要向曹魏的君主宣揚通商的好處,因此司馬懿才會對曹丕說出那樣的話來。
果然,在聽了司馬懿的話之後。曹丕的面色凝重,似乎在思考著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司馬懿雖然說了這麼多,但是對於曹丕來說,司馬懿的建議並不代表著什麼,於是曹丕詢問程昱,道:“仲德,你怎麼看?”
程昱道:“老臣也頗為贊同司馬大人的意思,一個國家想要繁榮,內外通商是必不可少的,唯有如此。才能使國家的內部活動起來,若一個國家像死水一般,那麼就定然會滅亡的。
老臣以為。陛下若是能和東吳通商,對於我曹魏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唯有如此,才能解決我曹魏燃眉之急!”
單單是司馬懿的話,是不足以打動曹丕的,現在,既然程昱都這麼說了,那麼曹丕心中就再無疑惑了。
於是曹丕說道:“朕欲下旨。與東吳互通有無,眾位卿家。可有什麼話說?”
群臣們互相瞧了一眼,都覺得曹丕的做法並無不妥之處。便都認同了曹丕的做法。
在曹丕看來,當前的曹魏,最主要的,便是增強自己的實力,而要增強自己的實力,就必須讓自家的府庫充盈。
當下己方正在與蜀漢作戰,而軍隊的糧草和軍餉,是曹丕最頭痛的一件事情,若是能夠從與東吳的通商中在多賺一些錢回來,那麼這兩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與東吳通商,自然是要和東吳結盟的,不過曹丕可沒有打算和東吳一直結盟下去,只要蜀漢一滅,而自家的經濟恢復到了一定的程度,曹丕就會向東吳發動總攻!
既然計議已定,曹丕便遣使東吳。
曹魏的使者,向東吳的主公送去了曹丕的旨意,曹丕希望與東吳互通有無,兩家共同發展,以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對於曹丕的要求,東吳的臣工們都不屑一顧。
長史張昭說道:“主公,曹丕見我東吳富有,因此眼紅,便要與我東吳通商,這可真是呼之即來,揮之則去,曹丕只當我東吳是塊肥肉,欲食之,此人與我東吳,沒有半點誠信,我東吳怎能任他擺佈呢?”
張昭的話,倒是代表了大多數臣工們的意思。
早不來,晚不來,偏偏是見識到了我東吳的富有之後,卻想來分一杯羹,只要能思考的,都會覺得曹丕的臉皮極厚。
當然,對於曹丕,群臣們也是有所警覺的。
呂蒙道:“主公,雖然曹丕要與我東吳通好,但是其亡我東吳之心,卻從未停息過,倘若我東吳真的與之通商,那麼等曹魏發展壯大之後,我東吳便會成為他的下一個目標。
我們可不要這麼犯傻,自己讓自己的敵人強大起來,主公,與曹魏通商之事,還行三思而行。”
群臣們的意見一邊倒,孫仁只好又徵詢楊林的意見。
不過今日楊林卻沒有上朝,他向孫仁告病。
為了能夠知道楊林的想法,孫仁在下朝之後,便去往了楊林的住處,孫仁不讓人通傳,便徑直而入。
孫仁來到了楊林的榻前,見楊林躺在床上,嫣兒正在一口一口的喂楊林吃藥。
原本孫仁以為,楊林告病只不過是他不想上朝的藉口,但是今日一見,楊林竟然真的病了,於是孫仁的心中也有一些擔憂,便關切的問道:“楊林,你的病如何了?”
楊林見孫仁來了,也只能苦笑一聲,道:“仁,我這也是太過大意了,原以為自己的風寒隨即就會好,但是不想這風寒卻越來越厲害,最終連床也起不了了。”
原來楊林自詡身子骨硬朗,因此對於一些小病,並沒有太過在意,但是楊林卻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風寒會加重,使得自己躺在床上起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