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是近年來所沒有的,這一點,相信收入不高自然錢包也不厚的忠實歌迷是最深有體會的。當然,這裡又不得不提一下票價問題。“票價高難以消受”的怨言一直很多,但演出商的票價卻一直居高不下,面對這種供需矛盾,演出商通常會拿人家外國的門票價碼說事,全然不顧演出前對付一口快餐、演出後擠末班公共汽車回家的廣大歌迷之生活水平。其實,演出商還有另一個切膚的隱痛他不敢明說,那就是票房收入問題。商演就是一場買賣交易,但上座率與收入好壞往往是不一致的,外人千萬不要以看臺上坐得滿滿的就等同於票全賣出去了,其實總有幾成的觀眾手持的是贈票。到目前為止,可以說沒有一場演出能用“概無贈票”死硬到底。那麼演出的收入從何而來呢?如果不賺錢,演出商緣何會樂此不疲?答案就是“多少都能賺點錢,任何地方都能省點錢,”如果有商家冠名贊助,演出商心裡和兜裡就都踏實了。由此提醒廣大看客,千萬別對大小媒體演出前後宣傳的天文數字感興趣,也不要為那些太過超前的溢美的廣告詞所誘惑,如果你覺得看這場演出“真值”就行了。
對於京城的觀眾而言,今年的演出是過多過密了,但放眼全國觀眾,國內的流行音樂演出人均還是太少了。單就北京、上海等國際性大都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