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3 / 4)

小說:奸詐人生 作者:男孩不逛街

於一個故事的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新發現。可是如果直接說出答案,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性。施主天資很高,小僧不想限制了施主的思維。有些事情,該想的明白的,始終想的明白。若是總也想不通,佛語有云的三層境界,其一,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其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其三,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說到這裡,戒禮一反常態,滿臉的嚴肅。“我相信施主很快就能看到第三重境界的……”說完,一甩手上的僧衣的袖子,揹著手往禪房內走去,將我晾在了院子裡。

我站在院子裡,心裡一片空明,完全不去想戒禮跟我說的那些話,而是看著院子裡那棵不知名的樹,大概會是樟樹吧,因為我聞到了一些樹葉發出的味道,像是小時候住的那條巷子裡邊大樟樹的味道。

看了會兒。我看到一片依舊綠油油的葉子從樹上晃晃悠悠的落下。我的眼光也隨著那片葉子搖搖晃晃,從樹枝到地面,從開始到結束……

臨天黑前的最後一線陽光從樟樹的葉片之間射到我的臉上。就像是一塊斑點一般,還微微有些灼燒感。

我伸出手,在臉上輕輕撫著……這個時候,太陽正好發出了它最後的一絲光線,徹底的沉到了山的那邊去了。

我心中微微動了動,自嘲的笑笑,轉身離開。

走出禪院地門的時候,我回頭看了一眼禪房裡邊,我總覺得有雙眼睛在看著我,雖然我知道戒禮是絕對不會躲在門後看人的。

開著車子。一路回南京城區,上了繞城高速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剛才已經消失了地陽光又出現了,雖然很微弱,但是卻真真切切的出現了。

我不禁轉過頭去看了一眼,在剛才太陽消失的山頭,那輪火紅的太陽,還剩下一條邊,露在山頭之上。

我突然醒悟。當位置不同了,視線也就不同了,看到的東西也就不同了。就是在這個時候,我似乎明白了戒禮大師跟我說的第二個故事的含義。只是要把“聽起來”換成“看起來”……就連親眼見到的東西都是如此,那麼聽到的就更加不用說了。

但是,稍稍想明白了一些,我的心情並沒有放鬆起來,反倒是更加地沉重。

這個時候,我才開始慢慢的將戒禮大師跟我講述的所有的東西都開始進行排列組合,雖然明知道他所說的所有話的目的不過也是為了勸我不必執著,早些放手。但是,我總是覺得這個僧人不簡單,他所說的話不會像是吳老雷老等人說的那麼直白,總有一些值得去揣摩的東西。

或者說的更坦白一些,吳老和雷老其實根本不介意我是否要報復李小語一家,他們在意的,是我現在這種暴風驟雨式的報復方式,會損害大家共同的利益。他們的勸阻更多的是帶有功利上的目的的,可是戒禮那邊顯然不同。

戒禮大概只是單純的從道理上去講述的吧,或者是從修身養性的方面,再或者,就如他所言,認為我身上有佛性,他不想看到一個具有佛性的人失去本我。從他的話中判斷,佛性就是那種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而經常在書上或者電視裡看到的所謂慧根,倒不是什麼新奇的玩意兒,大致上就是個程度的問題。就像是投石子的概念吧,一米遠的地方是普通人的境界,有了慧根是五米遠,有了佛性是一百米,而佛是無限遠……

從戒禮跟我的整個談話中看來,他想要表達的歸納如下:

第一,我正處在一個爬山的過程中,其實也就是一個達到目的地的過程之中,而對於李小語的恨意,或者對於她和徐浩的報復,都是我在抵達自己目的地的過程中背上的一些負重,或者是包袱。可是,既然我的目的在於其他,那麼我就該丟下這些負重,輕裝前進。

當然,這一點是無法說服我的,因為在我自己看來,對於李小語的報復才是我的目的地。

於是引出戒禮對我所說的第二點,也就是聽到的像的,不見的是真實的,而聽著不像的,也不見的就是不真實的。看到的亦然……

這一點,說的是我認為的目的也許並不是應該達到的目的,而我不當成目的的,也許反倒是真正的目的。

最後,也就是第三點,戒禮告訴我,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再到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三層境界,是說在不同的階段,目的也許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在最初的時候,看到的就是看到的,而到了一定的時候,要學會將眼中看到的一些事情看出它所不具備的形態。再到了最後的階段,迴歸自然一切隨心……

其實,這三點也沒什麼新鮮的,基本上都是我在大學裡有段時間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