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先坐。小僧進去放下布囊。”
無名僧人招呼我一聲。自己撩開布簾走進了裡屋。我便依言坐下,看看屋內,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不過三兩分鐘,無名僧人已經撩開布簾走了出來,換了一雙鞋,身上衣服卻還是衣服出門行走地短式僧衣。
“石施主,是想在這禪房裡稍息,還是到院內走走?”無名僧人臉上的笑容就像是刻上去的一般,跟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一模一樣。
“走走吧……不過,我有個問題要先問問你,你是怎麼知道我姓石的?”
無名僧人笑了笑,伸手拉開禪房的門。做了個請的手勢,等我跨出了門檻才說到,“呵呵,施主不要緊張,小僧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之所以知道你姓石,是因為一位姓李的女施主的緣故。”
我這才知道,原來是李婷婷上回來的時候,跟這位無名僧人的交談之中告訴了他。
“還未請教大師法號……”
“小僧喚作戒禮。禮教的禮……”
“戒禮大師,我最近……”
沒等我說完,戒禮大師已經一個側步搶在我的前邊,笑著揮手製止我,“不必多說,小僧大致也知曉幾分……”
我一愣,眉毛隨著跳了一跳,“大師怎麼知道?”
戒禮笑著背起雙手,“前次見到施主,就覺得施主雙眉糾結,彷彿心中有交纏之事。俗家之人,糾結之事無外乎兩種,事或者情。可是觀施主的氣度,又顯見施主是個少年得志之人,事業上應當正是春風得意之時,因此排除開來,必然是感情方面的糾葛……”
我不禁暗暗的佩服,雖然對於佛經上的那些東西我不太相信,但是也不得不佩服這出家人察言觀色的本事。又或者,不能叫做察言觀色,是一種從人的各種細節氣息之上判斷人的身份、行為等等一切的本領。這需要極強的觀察力,更加需要用心才能得到的答案。
見我不言,戒禮又說,“施主想必是被小僧說中了心事……看施主現在的模樣,想必那感情上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但是卻還有與這有關的一些事情,卻擾了心神,是也不是?”
“大師明言吧,我究竟應當如何?”
戒禮哈哈大笑,從小徑旁邊拿過一把碩大的笤帚,掃了掃地上並不多的幾片葉子,“施主請看,雖然時節未到,卻也有早凋的葉片……葉片不執著,當落便落,落了也便被人掃到一旁,卻依舊與其母體連為一體。這在空中,與在地面,又有什麼區別呢?”
我暗暗思索著戒禮的話,想著他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大師的意思是說,這葉片落了,終究歸根,萬物皆有法,形式上就不要過於究查了?”
戒禮擺擺手,“也是,卻也不是。這心頭的糾結,皆有其因。有因則必須有果,而這落葉之落卻未必有因。也許是風過,也許是自然老化,又或許是人為摘下,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緣故,不一而足。葉要歸根。這人事卻未必要歸根……”
我越聽越迷糊,怎麼戒禮從前是勸我放下,現在反倒好像是要勸我繼續下去,並且加快步伐似的?
“恕我愚鈍,無法理解大師的話……”我老老實實的對戒禮說到。
戒禮又是哈哈大笑,復將手裡的笤帚放到一旁的一個水缸旁,斜斜的靠著。
“不是不解,而是解也無用……呵呵……施主。請隨小僧來……”說罷,向我招招手,自己則大步向院門走去。
我心中疑惑,卻還是緊緊跟上。
出了院門,是一條斜斜地小徑通往山上,卻並不是我們平時可以見到的那條攀山之路。
“施主,雖然時近六點,不過這夏日天色黑的晚,讓你此番爬到那處亭子,然後再返回。時間應當來得及罷?”戒禮伸手指了指山上的一處亭子。
我目測了一下距離。大概也就是不到一公里的樣子,估計天黑應該是在七點附近,還有一個小時。足以來回了。
我便點了點頭,“大師說的是,我一趟來回應當沒有問題。”
戒禮點了點頭,又指了指旁邊的一隻小小的香爐。那香爐也不過臉盆大小,連底座加起來應該也就是二三十斤的樣子。
“若是施主帶著這隻香爐上山呢?”
我想了想,估計抱著個二三十斤重的東西上山,問題也不大,只是不保險能在天黑之前下山了,因為抱著個重物下山,難度要大了許多。特別是香爐這種並不好拿的東西。
“若是件好拿的東西,趕一趕,問題倒是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