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1 / 4)

小說:李宗仁回憶錄 作者:紅色風帆

約馮玉祥於6月9日到鄭,會議三日,是為“鄭州會議”。會中,武漢方面決定將河南交馮部接防,武漢軍遂全師南撤。

武漢方面策動“鄭州會議”的目的有二:其一為南下防共,因*“密謀”已露,變生肘腋,不得不防;其二在重行部署其所謂“東征”計劃。武漢方面以河南地盤餌馮,固希望馮氏沿隴海路東進,而武漢軍則順流而下,如是,可一舉而囊括東南。誰知馮玉祥也是一老謀深算的政客,未為武漢方面甘辭厚餌所動。且馮在陝西時,對共產黨活動已深感不滿而屢加抑制。此次鄭州之行,對武漢方面的建議,僅漫應之,使武漢領袖殊感失望。馮氏取得河南地盤以後,也答應蔣總司令之約,來徐州和我們一晤。

6月17日,蔣總司令偕馮玉祥代表李鳴鐘蒞徐。馮氏專車預定19日抵徐。是日清晨,蔣總司令乃率在徐各將領,專車西上,到郝寨車站歡迎。一時冠蓋如雲,儀仗隊、軍樂隊器械鮮明,金光燦爛。大家屏息以待,靜候馮總司令麾節。

我們在郝寨車站靜候很久,果然西方鳴汽笛數聲,馮氏的“花車”緩緩進入月臺。一時軍樂大作,歡迎人員在國民革命軍蔣總司令率領之下,整肅衣冠,排立月臺上,群向緩緩移動的車廂內窺視。唯車內概屬馮氏的文武隨員,未見有馮將軍在內。隨員見我們都在伸首窺探,乃以手指向後節車。我們遂一齊向後節走去。只見後節車廂並非客車,而是一系列裝運馬匹的“敞篷車”,及裝執行李貨物的“鐵皮車”,車廂上既無窗戶,更無桌椅。鐵皮車駛近了,只見一布衣敝履的關東大漢,站在鐵皮車的門口,向我們招手,大家才知道這位大漢便是馮總司令。車停了,大家便一擁向前去歡迎,他也走下來和我們握手為禮。馮氏穿一套極粗的河南土布制的軍服,腰束布帶,足穿土布鞋,與這批革履佩劍、光彩輝耀的歡迎人員形成一尖銳的對照,頗覺滑稽可笑。

徐州班師始末(2)

馮玉祥為我國軍界前輩,晚清時已任旅長。民初袁世凱稱帝時,馮曾奉命入川與護國軍蔡鍔作戰,並受袁氏封為“男爵”。嗣隸皖系軍閥,曾隨段祺瑞誓師馬廠,後叛皖轉隸直系。二次直奉戰爭時,又叛直自稱“國民軍”。時人稱他為“倒戈將軍”,北方軍人都對他銜恨。嗣國民軍失敗,馮氏走俄加入國民黨,與俄人過從甚密,故北方軍人又呼他為“北赤”。

馮氏行伍出身,未嘗受正式軍事教育。其部屬也多系行伍出身,縱是高階長官,也每有目不識丁的。所以馮氏治軍,仍一本中國舊軍的陳規。部下犯過,縱是高階軍官,也當眾罰打軍棍,初不稍貸。其部將也專以效忠其個人為職志,部隊固然是其私產,將校也是其奴僕。軍官每有升遷,馮氏常按北方軍的陋習,先罰打軍棍數十,然後發表升官派令。故其部曲如有無故被打軍棍的,其同僚必購酒肉,燃爆竹,為渠慶賀,因打一頓屁股之後,必然又官升一級了。這種侮辱人性的作風,馮氏行之不以為怪(嗣後,黃埔畢業生曾有數百人奉命至第二集團軍見習,不久悉行潛逃,因打屁股升官的作風,實非一般現代軍人所能忍受也)。

馮氏治軍素稱嚴厲。渠因皈依基督教,不煙不酒,所以其軍中菸酒嫖賭,概行嚴禁,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為時人所稱頌。馮氏也很能以身作則,粗衣素食,與士兵共甘苦。渠尤善於裝模作樣,能躬自為傷病兵員洗腳、剪髮。偶有士兵思親、思鄉,馮氏便令將其父母接來軍中小住,關懷彌切,優禮有加,每使頭腦淳樸的鄉人父老感激涕零,叮嚀子侄為馮氏效死力。

唯馮氏的為人卻難免恃才傲物,倚老賣老。渠又口才伶俐,演說起來,幽默諷刺一時俱來,極盡尖酸刻薄之能事,常使聽者處於尷尬萬分的境地。所以馮氏實可說是一時的怪傑。

以渠的歷史背景和習性來加入革命,與一般黨人如胡漢民、蔣中正、譚延輳У認啻Γ�釗擻性滂牟煌噸�小�

馮氏抵徐後,下榻花園飯店。當晚便由蔣總司令設宴招待,由在徐各高階將領作陪,席間談笑風生,頗為融洽。翌日,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胡漢民偕吳敬恆、李煜瀛、蔡元培、張人傑、李烈鈞等專車抵徐,擬與馮氏會商今後北伐暨對付武漢諸大事。唯馮氏對北伐竭力贊同,對武漢卻力主“調解”;並謂武漢方面已開始進行“分共”,國民黨自相殘殺,殊無謂也。持論尚稱公允。先是,蔣總司令於前日晚曾要求馮氏一致行動,向武漢進兵,消滅反動勢力,為馮所婉拒,到正式會議時,蔣氏遂不再提此要求。雙方磋商結果,決議由蔣、馮聯銜於6月21日發出通電,宣告為實現“三*義”而奮鬥,未及其他。同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