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自愈有道 作者:天馬行空

祛寒三部曲——溫灸法、熱水泡腳、溫坐法

針對體內寒氣重、濁溼多的體質,我給大家設計了另外一套方案——“祛寒三部曲”,也就是“溫灸法+熱水泡腳+溫坐法”。

“引血下行三部曲”,即“推腹法+跪膝法+金雞獨立”,這三套小功法配合起來運用,能很好地改善現代人普遍存在的上實下虛、上熱下寒的體質。而針對體內寒氣重、濁溼多的體質,我給大家設計了另外一套方案——“祛寒三部曲”,也就是“溫灸法+熱水泡腳+溫坐法”。

溫灸法

溫灸法(包括黃豆灸,具體方法我在前面已經講過)主要是透過對經絡和穴位施以溫熱來通經祛寒。

大家知道,古代的皇帝都是“南面而坐”的,因而有“南面稱王”“南面為君”的說法。為什麼皇帝要面南而坐呢?

中醫認為,人體背為陽,腹為陰。如果陽光照射在背部,屬於陽上加陽,就會造成陽氣過盛而化為虛火;如果照射在屬陰的腹部,則正好陰陽交感、陰陽相抱,這才符合傳統文化的哲學理念。而陽光是從南面照射過來的,南方代表了光明溫熱之地。因此,“朝南坐”這種最好的位置當然是要給至高無上的皇帝,而做臣子的就只能“北面稱臣”了。

日常生活中也是這個道理,腹部是最應該保暖、避免受涼的部位。比如,小時候,媽媽常常會囑咐我們蓋好被子,小心著涼。但她不會說“把後背蓋好”,而總是說“把肚子蓋好”。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灸法裡常用的穴位大多集中在腹部,尤其是下腹部(上為陽,下為陰,再加上腹為陰,所以下腹部更是陰中之陰),比如中脘穴、關元穴、氣海穴、神闕穴和天樞穴。

其中,灸神闕穴可治虛脫、四肢厥冷、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腹瀉、便秘、小便頻繁及婦女不孕等症。

天樞穴和其他穴位配合著灸,可以治不同的疾病,比如,配足三里穴可治腹脹腸鳴,配氣海穴治繞臍痛,配上巨虛穴和下巨虛穴治便秘和腹瀉。

熱水泡腳

這個方法主要針對“寒從足底生”的症狀。腳底是人體血氣迴圈的末端,如果血氣不足,首先出現供應短缺、迴圈停滯的地方當然就是這裡。血氣不足,抵禦力就不足,寒氣就容易藉機入侵。許多朋友天氣稍涼,足部就出現冰涼的狀況,所以說,“寒從足底生”。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四章 手術後的調養法和常見病的家庭治療術(7)

《黃帝內經》上說:“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流(像哭泣時粘黏的眼淚),溫則消而去之。”熱水泡腳正好送來溫熱之力,能促進血液迴圈,引來新鮮血氣並溫化寒凝之物。

溫坐法

北方人家裡取暖一般都用暖氣,暖氣片基本上都安裝在牆壁靠地面的位置。現在,也有不少人選擇地暖的方式,就是裝修時在地板下埋設管線,靠燃氣給地板加熱的一種取暖方法。其中的原理很簡單:熱氣總是往上升的(用傳統文化的說法叫“火性上炎”),在底部加熱才能使整個空間都溫暖起來,沒有哪一家會把暖氣或者供暖管裝在天花板上的。相反,寒性下降,空調出風口總是裝在靠上的位置。

如果我們把身體看作一棟房子,那麼五臟六腑就是住在裡面的一家人。要讓一家人都暖和起來,供暖最恰當的位置當然就是體腔的最底部了,也就是以會陰穴為中心,我們平時坐著接觸椅面的部位。這便是“溫坐法”的原理所在。

具體操作起來,方法也很簡單:用熱水袋灌上溫熱的水(不可太熱,以溫暖為宜),把袋口擰緊,然後放在床角或者椅子上,叉開腿(不要並著腿)坐上去就行了。您可以邊坐邊看書或者看電視,什麼事都不耽誤。

如果沒有熱水袋也不要緊,您可以找兩條較厚的毛巾,在水裡浸溼,擰到不能往下滴水的程度後,裝進一個相應大小的塑膠袋,放入微波爐裡轉20秒鐘左右;然後繫好塑膠袋口,防止溼氣滲出來;用手鋪平,放在床角或者椅子上,叉開腿坐上去就可以了。

注意,溫坐前要喝一杯溫開水,因為熱力有可能引起出汗,喝水既可以補充體液,還可以幫助活血化瘀,一舉兩得。

對於虛火旺且寒溼重(上熱下寒)的人來說,坐前喝水尤為重要,而且要配合練習引血下行的功法,以防止“虛不受補”,溫補化為虛火上竄。

溫坐法就像是給體腔安裝了一套“地暖系統”,五臟六腑受寒了,就適時地開啟。汩汩暖意輕緩而出,如坐春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