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小說:微軟的夢工場 作者:大刀闊斧

消費電子市場,並推出了PDA的原型機——Newton Massage Pad。這些因素使我最終選擇了蘋果。有趣的是,我成為了當時第一位拒絕貝爾實驗室語音組Offer的博士畢業新生。

在那個階段,微軟其實也曾邀請我加盟。時任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教授的裡克·雷斯特(Rick Rashid)正在加盟微軟組建研究院,他希望我也一起來。不過我並不清楚微軟是否會看重我專攻的語音技術,另外我當時對微軟這個公司的瞭解也比較少。所以,我錯過了在成為微軟研究院創院###之一的契機。

客觀地說,蘋果為我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工作環境。公司派我到新加坡組建了一個25人的研究團隊,專門針對中國和亞太區使用者的需求開發特定的語音及手寫技術。我們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研發出新一代中文語音和手寫輸入系統。 txt小說上傳分享

小徑分岔的花園——我的選擇 洪小文(3)

然而很遺憾,我加入蘋果兩、三年後,這家公司卻步入了成長曆程中最為艱難的幾年——對個性化創新的極端追求讓公司走入了一條迎合小眾、孤芳自賞的歧路。1994年,業務拓展不利的蘋果開始削減研發投入。相反,一直被蘋果、IBM的光環所掩蔽的微軟開始大放異彩,在作業系統與辦公軟體等產品領域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成績。

1995年,在微軟負責語音技術研發的黃學東問我有沒有興趣過去一起做點事,但由於我對蘋果、對團隊的深厚感情和責任感,兼之當時微軟又是被蘋果人視作“頭號勁敵”的競爭對手,所以我婉拒了他的邀請。但黃學東卻表現出了更大的誠意和韌力。他告訴我說,微軟給我的Offer將永遠有效。而且自那以後,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主動聯絡我,問我會不會改變心意。我想任誰都很難持續拒絕這樣一位鍥而不捨的伯樂。

幾個月後,當我完成了手頭的專案、履行了對公司的承諾,便決定去微軟看看。面試我的人是微軟前任技術長內森…梅爾沃德(Nathan Myhrvold)。當時,他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既然你打敗不了我們,那何不加入我們?”更重要的是,我得知微軟研究院已在裡克·雷斯特的帶領下,成為了那些對電腦科學充滿熱情的人激盪智慧的聖殿。於是,我滿懷激情地加入了微軟。

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兩點對工作選擇上的感悟:

第一,不要後悔自己的決定,不要羨慕人家的選擇。面對選擇時你或許會感到為難,但一旦選定,你就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和大多數人一樣,我在做選擇的時候也會焦慮,會彷徨。但只要我下定決心,那便不會再去患得患失,而是會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做自己覺得值得做與喜歡做的事情,這應該成為我們做一切選擇時的前提。今天,蘋果再度成為全球時尚IT消費電子行業的“教主”;而微軟也仍舊是全球軟體和網際網路產業的領導者。就我個人而言,在微軟的13年裡,我一直從事著自己所喜愛的工作;如今,我能在北京與一群充滿才華和創新激情的同事一起把一個個夢想變成觸手可及的現實,因此,我對當年選擇了微軟而感到非常慶幸。

第二,有的時候,你的“選擇”會受到外部力量的引導和驅動。這些年來我始終很感激黃學東對我的賞識、信任和三顧茅廬的精神——我也會像他那樣,讓自己成為幫助人才選擇微軟的“外部力量”,求才若渴,永不放棄。

第四個故事——春天的旋律

雖然加盟微軟研究院是我的一個“遲到”的選擇,但95年我加入雷德蒙研究院任高階研究員時,整個微軟研究院也只有40多人,與今天900人的規模比起來,我還是屬於“###級”。

1996年,比爾…蓋茨便對研究院的發展充滿了火熱的期待——有一天,比爾興致勃勃地向內森…梅爾沃德提議說:也許是時候擴充套件研究院的規模了。內森回應道:那就翻倍,如何?比爾答曰:翻三倍不是更好?

就這樣,微軟劍橋研究院、微軟中國研究院相繼成立了。1997年,微軟雷德蒙研究院院長凌大任博士籌建中國研究院,我受邀做他的“顧問”。98年中國研究院正式成立,我的師兄、第一任院長李開復博士希望我能在第一時間回到中國,一起見證和參與這個偉大的程序。老實說,這真是個相當誘人的提議。但那時總部的語音技術研發還需要我的支援,我可不能讓多次枉顧茅廬的黃學東失望。所以我只好選擇從旁協助,為微軟中國研究院的建立而奔走和運籌。

於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