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分子出列亮相,用諧音叫喚他們的名字,把塔曼脫叫成“他媽的”,卡柯斯叫成“臭狗屎”。營區的廣播喇叭裡又播出了“打敗美國兵”之類帶挑戰性的歌曲。對立情緒在急劇增長中……
第56節
習慣性的思維容易產生習慣性的結論,並會引出習慣性的對策。其他階級鬥爭中行之有效的一些工作方法,便搬到了朝鮮戰場的戰俘營中: 階級分析,摸底排隊,劃清進步、中間、落後、反動的四種界限,將積極分子和反動分子區別開來,團結大多數,孤立一小撮,分化瓦解,擴大階級隊伍……
摸清戰俘們的階級成分和政治態度之後,一項嚴峻的措施立即付諸實施———將少數反 動分子從全體戰俘中分離出來,集中住宿,開辦“反動分子訓練班”,對他們進行強制式教育。當時有人把這一措施稱作為給反動分子“開政治小灶”。
點點人頭,反動分子果然只是一小撮,充其量不過百分之一、二,每個中隊三百來名戰俘,只剔出三、四個。對這些人,要求他們每天必須按時學習馬列主義以及時事、政策,不得缺課。物質上依舊給他們以應有的寬待不克扣糧食和生活用品,有病給予治療,不作任何體罰; 但在政治上卻嚴加防範,不許他們自由行動,不許他們散佈反動言論和煽動鬧事。
一抓階級鬥爭,果然“立竿見影”。所有學習制度迅速納入了軌道,井然有序,不再有人曠課,不再有人遲到早退,不再有人故意搗亂。可是,為此付出的代價,卻使人感到意外。
“反動分子”受到隔離以後,戰俘營中剛開始形成的活躍空氣頓時消失了,宿舍裡失去了笑鬧聲,球場上一片冷寂,一種莫名的恐怖感重又籠罩了戰俘們的心頭。大多數戰俘不論是中間分子還是積極分子,與志願軍工作人員的距離忽然變得疏遠了。這是一種最令人震撼的反效果!
事與願違。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立即找積極分子調查。
美俘有個共同特點是比較爽快,只要他們覺得你誠心待人,便會敞開胸懷,什麼話都敢講,毫不忸忸怩怩,拐彎抹角。
美俘甲: “哦! 早該來聽我們的意見了。夥伴們都在議論哩! 議論你們在實行‘高壓推銷’。共產主義究竟是怎麼回事,本來大家也想聽個明白,可是你們一實行‘高壓推銷’,只能證明共產主義不是優質產品,別人反而不願接受了。”
美俘乙: “‘高壓推銷’只適用於東方人,不適用於西方人,尤其是我們美國人,自由慣了,你傷害了我們的感情,我們可以永遠不買你的貨。”美俘丙: “如果教會下令把不信上帝的人抓起來,再來向願意信上帝的人佈道,那末,願意信上帝的人也會害怕上帝了,還是離上帝遠一點的好! ”
一名上尉英俘恰好住進醫院,在病室裡說話不受拘束,他見身邊沒有別的戰俘在場,也願意對志願軍的教員推誠相見。
“其實,被你們判定為反動分子的,或許……也不見得真的反動。”上尉斟字酌句地說。這名畢業於英國的“西點軍校”———聖切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的年輕軍官,即使在醫院的病床上,也保持著一種嚴肅穩重的態度,說話慢吞吞的,很注意分寸,“我確信,這些你們所說的反動分子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對你們的寬待政策還是心懷感激的,只是對你們要求他們放棄自己的信仰有所不滿,甚至覺得不堪忍受。有的人是好出風頭,想當英雄,想等遣返回國以後撈個勳章。你們可能還不太瞭解美國、美國軍隊和美國軍人,有一些軍士和訂了服役合同的志願兵,他們一旦被遣返回國,如果服役期未滿的話,仍需要回到軍隊繼續服役。這些戰俘不免會產生一些共同的心理狀態: 在當戰俘期間,要儘量經得起中共‘洗腦’的嚴重考驗,要表露出自己能夠恪守入伍參戰前的誓言,堅定地效忠於自己的國家。出於這樣的思想動機,這些戰俘在沒有生命威脅和不受體罰的前提下,最喜歡在眾多的戰俘夥伴們面前扮演好漢角色。在西方,強制信仰是最侮辱人格的事情,被稱為‘精神強姦’。如果你們放棄強制性的共產主義灌輸,我想情況就會改觀,你們就有可能贏得更多的朋友……”這是出自於戰俘之口的肺腑之言。但在當時的環境下,俘管人員是難以接受的。受的。
第57節
志願軍戰俘營的各級領導機關內一片緊張繁忙氣氛。由水豐電站輸來的免費電力,使得每一間工作室裡電燈徹夜長明,從俘管處最高負責人到下屬俘管單位領導和各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在為同一個目標而日夜不停地操勞。教材、資料、報表、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