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8架米格3,攜帶炸彈突襲柏林。參與任務的飛行員同志們發揚了大無畏的‘精’神,採取了一個近乎瘋狂、但出乎法西斯意料的攻擊方式,從50米超低空突進柏林中心區,掃‘射’了菩提樹下大街中心城區,還轟炸了勃蘭登堡‘門’和法西斯的國會大廈!”
所有人一開始就像聽平常的彙報,而說到中端,加里寧都不自覺的兩手握到了一塊,最後伏洛希洛夫低聲、但很有力的說了句:“gan得好!”
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夜間從50米高度穿越柏林中心區需要多大的勇氣、多麼‘精’湛的飛行技術!和莫斯科一樣,柏林、第三帝國的中心,這防空力量就不用說有多嚴密了!
轟炸勃蘭登堡‘門’和帝國國會大廈,這意義非凡!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能意識到其中包含的價值——不指望炸死希特勒或gan掉德國哪個重要人物,而是政治影響!
掃‘射’了菩提樹下大街,這對德國人的打擊和刺‘激’比扔下幾枚炸彈還要厲害!
“該給他們勳章!普倫雅科夫同志,這能與你們34年救援切柳斯金號的英勇行為相提並論。”斯大林停頓了一下“同樣是8名飛行員、8名英勇無畏的飛行員。我提議,集體授予他們蘇聯英雄稱號!”
斯大林很高興,也很鄭重,甚至對林俊彙報的回應用了“普倫雅科夫同志”,而剛才會議中還一直是“安德烈”。
不用說,全票透過!
(今天感冒越來越嚴重,就3000了,明天爆一爆。對本書一開始的一個因為資料不全而描寫出來的人物和情景做一下說明:當然,這下面的內容不在三千基本字數之內的,正文已經超三千了。因為小說結構原因,對前面的內容也不再改動了,就在這裡指出,因為當時並不瞭解“切柳斯金號”的船長是誰,對事件細節也不是非常瞭解。
kao百度是不行的,呵呵。
“切柳斯金號”遇險時真正的船長是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沃羅寧。
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沃羅寧,蘇聯破冰船隊船長、探險家。1890年出生。1928年曾參加營救諾貝爾探險隊。1932年任“西比里亞科夫號”船長;1933年任剛由丹麥為蘇聯建造的“切柳斯金號”輪船船長。
1933年,蘇聯科學院院士奧…施密特設計了一項充滿冒險成份的龐大計劃:準備組織一次從蘇聯西部的摩爾曼斯克穿過北方海路到達遠東的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大規模北極探險和考察活動。
破冰船在航行期間,全體船員和科考隊員(多數是資深科學家)在沃羅寧的指揮下,克服了艱難險阻,與大自然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鬥爭,表現了大無畏的‘精’神。但當時的海上裝備畢竟較差,科技水平較低,輪船在航行途中,於1934年2月13日在楚科奇海被浮冰撞碎,不能繼續航行。這時輪船距離海岸約20公里。當地的漁民聞訊後立即趕來營救,他們把部分患病的科學家安置在漁村,多數人員則只能留在漂冰上安營紮寨,最後在莫斯科派來的飛機救助下,考察隊才得以拖險。
弗拉基米爾1946-1947年任“光榮號”捕鯨船的指揮。1946-1950年間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1952年加入蘇聯***黨,同年逝世。)
。。。
第六百零六章 新發現
。()”斯大林在提議得到透過後對林俊說。
這會林俊已經坐回椅子上,一聽後說:“對於他們的英勇行為是需要嘉獎,但至於飛行員們瘋狂的舉動在內部還是需要做一下提醒的。這樣的冒險對於軍事本身沒有多少益處,不能提倡大規模使用如此冒險的戰術。”
要是所有飛行員都gan這樣出格的事,對戰爭可不是什麼好兆頭,雖然林俊自己倒是非常喜歡掃‘射’菩提樹下大街的刺‘激’!
“讓宣傳鼓動部處理,別宣傳過頭就行。”
斯大林在菸灰缸裡敲敲自己的大煙鬥說,“其它方向今晚出擊的空襲部隊還沒有訊息?”
“我讓各方面軍空軍明天再彙報,估計大部分應該已經返航,空軍委員會會整理出個德軍戰略縱深防空力量的整合報告,‘交’給英國人。”
會議繼續了半個小時就告結束,林俊坐上汽車返回莫斯科的家,他已經有好多天沒有好好睡一覺。夜‘色’中莫斯科沒有光亮,熱情者大街兩側上空能看到防空氣球的輪廓——林俊到過柏林菩提樹下大街,單從地理上說和這裡的情況差不多。
這會自己目測了街道上空的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