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神經承受力。而且他們是看著兩個白白的“炸彈”飛速的砸向軍艦,直接命中2號炮塔和艦橋下部位置,發出“脆響”,同時騰起一片白霧,將軍艦整個前部包圍起來。
在前後不到5分鐘時間內,發起攻擊的攻擊的所有飛機都投彈完畢。投下的44枚“炸彈”命中了25枚,其它都近失。其中“馬拉”號被命中了12枚,“伏龍芝”號命中10枚,其它的3枚砸在了一艘倒黴的巡洋艦上,因為那6位飛行員都盯上了這第三塊“肥肉”。有意思的是,那艘“紅色高加索”號巡洋艦的艦長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海軍元帥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
10分鐘後,林俊駕機平飛過艦隊上空。
“呵呵,要是換成真傢伙,你們還有戰鬥力我就把名字倒著寫!”看到下面“白花花”的幾艘主力艦,林俊真想哈哈大笑。
。。。
第十六章 平靜的1935
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別是要你去統籌一個國家的發展時。
林俊不是偉人,也沒想過去做一個偉人。成為偉人所要付出的太多,所以他選擇的是讓自己感覺舒服的生活。或許這舒適的生活是為以後的艱苦做著準備。
國家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它需要每一個人的協作。
當蘇聯這個龐然大物想改變一下自己的運動方向時,哪怕就是一點點的改變,所要涉及的人力物力都不是一般人所能駕馭的。
這個駕馭者是斯大林,而不是林俊。自從上次的海空演習和那幾次會議後,一系列的命令從克里姆林宮發出。這就像一艘鉅艦,當指揮室裡的艦長下達了一項項指令後,各部門都按著指令動員起來。林俊只是斯大林身邊的一個參謀,而現在這個參謀已經完成了一個階段的工作,下面的時就是由決策者來決定了。
當然,決策者知道身邊這個參謀的重要,也想或許這個參謀能有朝一日培養成為決策者,但他也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而且剛有謝爾蓋…米洛諾維奇…基洛夫的例子放在前面,斯大林還是決定讓這個安德烈從風口浪尖下來一段時間,而這也是和林俊談話後才下的決定。
林俊很想休息。自從一年多前來到這個“蘇聯”起,自己就沒閒過。而目前自己所需要提醒決策者的,也已經基本提出來了,而且蘇聯這艘鉅艦的航跡,也將會因為自己先前的一些所作所為而發生改變,下面還是“躲起來”的好。有時候太引人注目也不是見好事——這點林俊非常清楚。
“接下來的幾年有太多自己回到(前臺)的機會。”這是林俊的想法。他需要休息,因為從明年開始,自己將會投入到漫長的戰爭中去。這應該是他最後的清閒時光。
從一些渠道得到的訊息,由於自己一個又一個的“重磅炸彈”,領導層的注意力已經轉到了軍事建設改革上,而不是將重點盯在“肅反”上,這是林俊意料之外的。
1935年5月1日,紅場。
林俊意料之中的出現在了閱兵儀式的主席臺上。雖然只是處在人群的末尾,但已經讓很多人關注起了這位禮服胸前掛了6枚頂級勳章的年輕中校。
一輛bt快速坦克高舉紅旗風馳電掣般地穿越紅場,後面跟隨著一片黑壓壓的鋼鐵大軍——這是披掛著金屬銘牌、蠕蠕而行的t—28型3炮塔坦克和最新式、高大雄偉的t—35型5炮塔坦克。這時,高音喇叭裡傳來播音員的聲音:“、、、、、、任何敢於進犯蘇維埃的敵人將在他們能夠到達的每一處戰場被粉碎。只要我們英勇的坦克駕駛員按下啟動裝置,無敵的鋼鐵雄獅將對敵人予以毀滅性的打擊,無論是在森林中、還是在山丘上!”
毋庸懷疑,壯觀的坦克叢集和播音員適宜的解說宣傳,很容易讓這從紅場發出的凜凜雄風深入到蘇聯民眾、外國觀察員和新聞記者的心中。而對於這一切,主席臺上的中央執行委員會的代表和高階將領們,雖然臉上還和往年的閱兵式一樣自豪和高興,但心裡已經是不同的感受了。這些多炮塔坦克的雄壯形象,已經從以前真正的震撼人心,成為了現在對付外國觀察員和新聞記者的工具。他們都知道,蘇聯各個軍工科研機構和軍工企業已經在秘密研製多種新式的、適合現代戰爭的武器。面前的一切,是給其它發達國家的煙霧彈——蘇維埃的秘密是不能讓其它國家過早的知道和了解的。
當天下午,斯大林破天荒的提出:秘密授予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普倫雅科夫第二次“蘇聯英雄”稱號,以表彰其做出的巨大貢獻。因為當時的《關於蘇聯英雄稱號的規定》,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