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1 / 4)

小說:蘇聯英雄 作者:蝴蝶的出走

去了一趟伊萬大叔那,看望了這位親人,還跑了幾趟亞歷山大那,又接待了中國駐蘇聯大使蔣廷的拜訪。

武金斯卡婭對於和丈夫一同出發去中國倒沒有過多的想法,軍人就要服從命令,而且丈夫暫時離開莫斯科也是件好事。只不過這次她有些丟不下兒子,但有阿爾希‘波’夫一家照顧倒也放心。

斯大林原想林俊是在八月中旬先期出發去中國,而到了八月中旬,由於阿爾克斯尼斯的配合和卓有成效的訓練,蘇聯援華航空隊全體已經做好出發準備,而且中國方面也做好了迎接工作,斯大林就同意林俊同大隊人馬一同出發。

1937年八月十八日臨晨,蘇聯援華':和拆卸後的飛機經鐵路前往阿拉木圖。

由於這次出征是秘密的,貨運站臺上沒有多少人送行。林俊在緩緩開動的列車上看著夜‘色’中的莫斯科,“莫斯科,希望我能活著再見到你。”

。。。

第九十三章 漫長的征程

。而且林俊在這批援華空軍的人心裡就是“天神”一般的存在,沒一個不服氣。

每天地協調會後。林俊都會到後面的貨運車廂看一看貨物的情況,其實有瓦西里軍士長在,他根本就不用‘操’這個心。

原定的主任機械師並不是瓦西里,甚至根本就沒有安排這位獨臂的軍士長參加支援航空隊。但在得知林俊將要前往中國,而且看到航空隊的人員和物資在茹科夫集中後,軍士長找到了林俊。

“安德烈。帶我一起去中國吧。我和他們說了,可他們不要我這個殘廢。我雖然只有一隻胳膊,但我可以保證,這裡地所有機械師修飛機都沒有我快,您要是不信,我們可以現場測試一下。”

林俊知道,軍士長是真的想和作戰部隊在一起,而且他的經驗絕對是在茹科夫學院集中的機械師裡最豐富的。雖然只有一條胳膊,但他的經驗可以制導其他的機械師。林俊原來也想把這位在一個戰壕裡拼殺過的軍士長帶上——有瓦西里在,林俊就不怕飛機修不好!但考慮到軍士長的身體才沒有把他列入出征名單。現在軍士長來主動請纓。而且看得出如果自己拒絕他的申請,對瓦西里一定是個重大地打擊。就答應了軍士長的申請,並直接請阿爾克斯尼斯任命瓦西里為這次援華空軍地總機械師。負責飛機維護和修理的指導。

對於這次出征,林俊已經儘可能地做了相對充分的準備,這不光體現在一些大環節上,還非常注重一些細小問題:在接待中國駐蘇聯大使蔣廷的拜訪時,林俊請大使通知中國方面,趕製一些寫著:“來華助戰洋人,軍民一致保護。”字樣的坎肩,免得出現誤會。而這樣的誤會在歷史上還真的發生過。林俊還讓後勤部‘門’給每位飛行員準備了兩把隨身攜帶的手槍,還設計了專用的槍套。佩戴後不礙動作——歷史上表明給飛行員配備兩把防身手槍地做法是非常正確的。

這次出征和去西班牙有些不同,因為上頭允許航空隊地所有人員佩戴自己的勳章,這點林俊自己也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歷史上就是如此,蘇聯援助西班牙的志願人員是不允許佩戴自己的蘇聯勳章的,但在中國時沒有這項規定。在50年代重修蘇聯援華空軍的烈士墓時就發現,很多犧牲的蘇軍飛行員就佩戴著自己的蘇聯勳章。)。

既然上頭允許佩戴勳章,林俊自然也把自己的所有勳章的帶著,只是他和安德盧普夫‘弄’出了個“土政策”:不是公幹和慶典場合時不允許佩戴,參加戰鬥時不允許佩戴。對於他們兩個的“土政策”,下面的人也沒有意見:萬一自己犧牲了,還能留給家人做個紀念。

林俊一貫注意自己的“外出形象”,這次是“回家”,當然更加註意。斯大林又發給他幾套“專‘門’”為他一個人量身定做的37式軍服,加上自己原有的那些,在中國的日子裡他是不用為會“衣冠不整”而擔心的。他的紅旗軍刀一直隨身佩戴,隨身的手槍也有兩把:一把託卡列夫,一把‘毛’瑟m1932式衝鋒手改裝過的:給大塊頭的‘毛’瑟‘弄’了個特製的牛皮中空槍套,這樣就不用每天帶那個大木盒子——如果要他每天挎個木盒子林俊可受不了,而且和自己的服裝也不搭配,更不用說這樣進戰鬥機座艙還會礙事。武裝帶的一邊除了原有的那三個託卡列夫牛皮彈夾套,又加了3‘毛’瑟20響的彈夾套。

新的武裝帶設計非常合理,穿上後一點也感覺不到累贅,而他的那把半空佩戴的‘毛’瑟又吸引了隊員們的目光——***有把好槍。

這次出征,武金斯卡婭的正式身份是軍醫,但她這個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