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絕對是“終極巨炮”全長4297米,寬7米,高116米,重1350噸,僅一枚‘混’凝土爆破彈就重達71噸。這樣的龐然大物的後勤工作極為艱鉅,僅就運輸而言,需要首先把各部件卸下來分別裝車,運炮車與兩層樓的樓房相當。
整座大炮及所需的***需動用60節車皮,而且由於炮身過寬,標準寬度的鐵路無法運輸,需要專‘門’鋪設特製的軌道。到達發‘射’陣地後,還需要藉助巨大的吊車將各部件安裝在炮架上,僅安裝好這‘門’巨炮,就需要大約1500人整整忙活3個星期!“多拉”作戰時由一個德軍少將總體指揮,一個上校具體負責,‘操’縱“多拉火炮”的炮班人數為142人,加上配屬的兩個高‘射’炮連、警衛人員與維修保養人員,這‘門’火炮共需4120名士兵伺候,還需要空軍還要負責空中掩護。
不過“多拉”生不逢時,當它被製造出來時,德軍已經繞過馬其諾防線攻陷法國了。看來希特勒是看明斯克久攻不下,把手頭的終極武器都派了上來………那個倒黴的克盧格早就想用“多拉”,但前段時間作戰時,早已運抵明斯克西部的巨炮還沒安裝完畢,因為準備工作量實在太大。
陸軍元帥一線視察,就打算用“多拉”徹底清掃斯維斯洛奇河沿岸紅軍倚為依託的大量鋼筋‘混’泥土大樓,那些150毫米榴彈炮啃不動的紅軍掩體在“多拉”轟擊之下絕對不堪一擊。
動用“多拉”需要德軍統帥部的命令其實對於明斯克而言,克盧格要的不是“多拉”的實際殺傷力,而是心理影響!可惜,他是看不到了,他更不會知道,他的對手知道這樣突如其來的襲擊出自什麼,也知道去哪裡找它!
。。。
第四百四十四章 終極巨炮2
在6號機場,‘波’爾賓上校就在跑道邊召開一次緊急情況介紹會。
“8號機場三大隊地12架轟炸機將全部使用集束炸彈。為我們壓制德國佬在目標區部署的防空火力,近衛第一殲擊機師二團一大隊為我們護航,代理大隊長闊日杜布大尉大家都認識。”‘波’爾賓一指身邊的闊日杜布。
木架子支起來的黑板上簡單繪製著行動示意圖:“目標是一‘門’巨型鐵道跑,按照元帥同志的預測,它比艘驅逐艦小不了多少,小山一樣的一堆鋼鐵!”
站在‘波’爾賓面前的幾十個機組都不是什麼新手,個別幾位還見識過德國人地那些鐵道怪物。'la'但“比驅逐艦小不了多少”的絕對沒見過,想象一下都有點“腦子短路”。不過短路歸短路,心裡已經有了各大概的概念。
“記住,有小山一樣大,超出我們對任何大炮的理解,看到那樣的怪物就說明你找對目標了。”說實話,‘波’爾賓都有點難以想象元帥說的那樣的巨炮是個什麼模樣!
“距離不遠,我們將在機場就會和三大隊,經北側的二號航線進入搜尋。為保證突然‘性’。所有飛機奔襲時飛行高度不得超過200米,抵達目標區後,三大隊分散,配合我們這邊的三個分隊分三道回型航線搜尋。明白沒有?!”
“明白!”飛行員們地回答簡單明瞭。
“所有人都練習過超低空投彈,記住我們所有飛機只有一次機會。德國人在目標附近部署有大量小口徑高‘射’炮,還應該有防化兵的煙霧裝置。一旦發現目標。無論是誰,報告的同時就發動攻擊。所有飛機只攜帶翼下炸彈,100公斤的對那東西沒什麼用。有什麼問題?”
一名中尉示意,“如果發現其它德軍重要目標是否需要攻擊?”
“在確認徹底摧毀目標物前,所有飛機不得攻擊任何其它目標。”‘波’爾賓的回答很明確就是你看到了希特勒也要等到報銷了那‘門’大炮之後再說!
飛行員們四散開走向各自座機,‘波’爾賓同闊日杜布再協調了一下。
“我們會在300米高度護航,不要擔心德國人的戰鬥機。但他們地高炮火力非常猛。祝你們好運。”闊日杜布將率領4架拉格5護航。
“一樣,也祝你們好運。”
這會在明斯克四周。兩邊都佈置了密集的防空火力網,從中高空突防等同於“百分之五十自殺”,低空的威脅反而更小寫但一旦進入小口徑高炮陣地控制區,那可就是九死一生了。也正因為這點,‘波’爾賓選擇的是曲折航線和超低空轟炸,而不採用最近的直向航線和高‘精’度俯衝航線:主要威脅不是在目標四周,而是在半道。
23架彼2共攜帶92枚250公斤級高爆彈,應該能夠炸